重在統籌整合資源,優勢互補,信用先行
整合團的組織協調優勢、國開行的規劃與機制建設優勢、專業擔保公司的增信優勢,對中小企業進行信用增級。貸款時信用不足的企業首先進入團屬信用協會進行信用培育。一是按照“地域集中、行業集中、業務關聯”的原則對會員企業分類,充分運用同行業、同區域企業“抱團”產生的平輩壓力;二是建立貸款信用等級評定、貸款發放與還本付息、團組織表彰與批評等公示制度,提高企業信用水平;三是邀請專家或組織交流,對會員提供技術、信息、管理、財務等方面的服務,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加強企業信用能力建設。對經過培育符合銀行信用要求的企業,由擔保公司提供統一擔保。“團、銀、保、企”有效溝通緊密結合,為中小企業融資所遇到的信用難題找到了組織支點和實踐突破口。
重在為民規范操作,降低成本,利于推廣
建立完善的批發化、標準化小額貸款產品模式,便于大范圍快速復制推廣。一是流程設計時,在明確分工、加強協作、防控風險的基礎上,業務流程盡可能簡化;二是具體操作時,堅持批量操作(每批約10~20家企業),實現零售業務“批發化”;三是資金結算時,統一選擇結算代理銀行,明晰貸款資金發放與支付的結算代理要求,提高效率和質量;四是溝通協調時,確立“河南省青年創業服務中心”作為專門統籌協調機構,密切“團、銀、保、企”溝通聯系,合力推動業務順暢進行。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銀行和擔保機構的操作成本,既降低了企業的違約風險,又給銀行、擔保機構、企業三方均預留了收益的空間,實現銀、保、企多方共贏。
“河南省青年助業貸款工程”的實施,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得到了共青團中央和國家開發銀行總行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國家開發銀行總行陳元董事長做出批示給予肯定,并派出專題調研組來豫就該工程進行調研總結,認可該模式操作規范簡單、可復制性強、受惠面廣、風險管控措施合理有效,并擬將此模式作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河南模式”在全系統推廣。在河南省范圍內,預計2011年,通過該工程貸款發放和貸款余額均可突破10億元,帶動就業60000余人,惠及青年超過30000人。擔保增信聯盟成員達15家(注冊資本合計約16億元),推動400余家中小企業完成團組織建設。
河南省青年助業貸款工程
“河南省青年助業貸款工程”依托共青團的組織優勢,運用國開行河南省分行規劃與信用先行的社會化融資理念,推行“114合作模式”,即1組風險防范措施,1套激勵約束機制,4個平臺。重點面向青年創業企業,探索單筆額度300萬元以下的批發化、標準化的小額貸款模式,破解青年創業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