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市場的利潤急劇下跌。不少人是在改裝車之后自己回去開店的,他們的心態有些荒謬:既然我的車被改時花了不少錢,技術含量看似沒那么高,我就回去自己做,把支出的錢重新賺回來。
現在已經到了最無奈的價格戰時期,平心而論,這個行業在國內偏向于概念性,政策上并不嚴謹,雖然只要將改裝車進行報批后每年過年檢就可以規避風險,但其實并不適合作為創業的入口,可他又割舍不下。
前輩尚難溫飽,如何拔高價格?他想出的辦法是,從高端車系入手,找最有購買力的人群,并迅速在楊浦找了個地方做改裝廠。從自己曾經在4S店賣過的大眾車開始分析,葉文超發現一個市場缺口——進口大眾。
大眾車在國內普遍是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進口大眾是指在德國本土制造或在其他國家制造的。雖然有些車也分國產跟進口,但是銷售渠道統一,只有大眾的渠道比較特殊。這些進口大眾的共同點是車價不便宜,維護保養費用很高,市面上有很多各類汽車的專修店,但是專門針對這些車的專修店并不多。
家里曾經資助他買過一輛四十多萬的進口大眾,馬力大,跑得快,得做定期的保養,到4S店就覺得價格很貴,一升機油比汽配城的高出很多,而真正貴的是以進口為名義的改裝材料。利用之前積累的資源,他拿到了大眾汽車旗下的一個御用改裝品牌ABT的授權,這個改裝迷心中的超級品牌每年都會舉辦房車賽等一系列國際性賽事,顯示實力和提升品牌。
而ABT將葉文超改裝廠作為其在上海的形象店,其實對方并沒有想過做形象店的事,但是看過葉文超規模達2000平方米的改裝廠很喜歡,便破格給了他這樣的資質。生意正式開始前,他還做了市場分析。到底什么人會改裝車?
歸根結底,是那些希望自己的車獨一無二的人。而進口大眾車主另有特點,同價位他們完全可以選擇奔馳寶馬,但是會去選擇大眾,首先性格普遍并不是很張揚,而且又不甘平淡,一句話總結:自己的顧客是那幫想低調但又不是過分低調的車主。增加利潤的重要方式是留住回頭客。從改裝到維修可以形成鏈條,加上ABT的招牌,讓他的改裝廠有些概念化的文化氣息。
一般從為顧客定制改裝方案開始,他們就努力留住客戶。改裝車最忌諱的是沒材料,車主發現什么都要現訂就會覺得商家像二道販子,雖然ABT在上海其他地方也會有,但是作為經銷商儲備大量現貨的不多,他就從大規模存貨量入手。而他的改裝廠儲備材料高檔,改裝價格比別處能高出20%。
他的改裝廠形成了俱樂部會員制,會負責改裝、汽修、汽車美容,從最基礎的保養到汽車出事時的全程陪同,還幫忙處理交驗車、交養路費,連汽油漲價他都會挨個給會員發短信提醒,只求在車主心中排到第一順位。
他打算成立一個汽車頂級拯救俱樂部,現在有時還要定期組織活動,改裝迷們都有飆車夢,上海灘實在不是開快車的地方,去賽車場跑一跑還是很受大家追捧的。目前每個月來看,葉文超在修、改車加起來在一百車次左右,很多車主光顧他的汽車美容店,店員會來和車主聊聊,結果不少人又慕名成了改裝廠的會員。
他的信條是被動營銷與主動留住會員相結合,汽車美容店最近要拆遷,正巧改裝廠也打算開個分廠,葉文超還得忙著給兩個業態的店鋪找地方。現在想起來,葉文超感嘆,從大學畢業后幾年決定創業,自己把寒暑假和業余時間全搭進汽車行業了。但這些顯然很值得。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