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如此,凌霄對于電商的態度卻是矛盾的,沒有租金等成本壓力的電商雖然能以更低折扣賣書,但如果電商過于強勢,勢必對地面書店造成更大威脅。
更讓出版社惱火的是當當、京東、卓越之間全年無休的價格戰。凌霄告訴記者,出版社發給當當、亞馬遜、京東等網站的書,折扣與發給實體書店的書是一樣的,但當當等電商的議價能力在提高,他們看上的書如果要求出版社四折、四五折供貨,出版社也只能咬牙供貨。凌霄所在出版社的一套暢銷童話書被當當看上了,要求低價拿書,出版社每套只能賺一毛錢。印了一萬冊,最后利潤一千塊。
面對電商之間一輪接一輪的“圖書音像滿200送400”、“購書滿200打對折”價格戰,出版社早已從興奮變成了麻木、焦慮。出版社供應商之間有幾個QQ群,提到年底各大電商又有一輪促銷即將開始,沒有人為此高興,因為聰明的電商把價格戰的壓力也轉移到了出版社,促銷不僅導致出版社從電商處拿到回款減少,也讓地面書店的銷售受到擠壓。促銷狂歡讓消費者受益,讓電商吸引了眼球,但出版社不是其中的贏家。《新華每日電訊》在最近的評論中更是直稱出版社是網站促銷的“冤大頭”。
然而,要出版社明確對這些網站說“不”,又是辦不到的事。放棄電商,相當于放棄了一大塊市場,沒有出版社愿意冒險。對電商又愛又恨的凌霄依然緊盯著電商市場,盼望自己分管的片區能上馬一家網上書店。
電商摧毀了傳統書店,又將把出版社帶向哪里?沒有人有答案。
外行人領導內行人
比起回款,更讓人鬧心的是管理。凌霄所在的出版社,直到十一月初,2010年的編輯、發行考核結果仍未完成。“說話的多,干活的少,這就是我們的工作環境。”凌霄很無奈。
2008年,新聞出版總署啟動了全國出版社的改制。眾多出版社從此由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但轉制后人事管理權仍牢牢地掌握在上級主管單位手里。這就導致出版社雖然經營管理靠自己,但是沒有選擇自己領導的權力。
目前經營一家小型圖書公司的許君對出版社的管理深有體會。他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畢業后進入一家民主黨派主管的出版社,短短幾年便成為了社里的骨干,策劃的圖書年底回款占全社的一半以上。但內部的派系斗爭使他不得不黯然出走。進入一家經營困難的中央級出版社后,他遇到了知人善任的領導,而他迅速推出一批暢銷圖書,創造了大量回款,成為了出版社的半邊天。然而幾年后新社長上任,新領導不認同許君的選題方向,兩人逐漸心生芥蒂,最終許君自立門戶。
“出版社最大的問題是外行人領導內行人。有些出版社已經開始從外部聘任社長、總編了,但更多的出版社管理層仍是由上級指派。有時候,換一個領導,就會死一家出版社。因為領導換了,思路就換了,思路不對,出版社就開始走下坡路,”許君其實并不想脫離出版社,“但如果一家出版社領導不尊重專業人士意見,讓人沒法做事,那我就只能離開。”
許君評價,和國有出版社相比,民營出版公司最重要的兩個優勢就是執行力強和同心同德。一位不愿意透露工作單位的受訪者告訴記者,她所在的出版社討論了快半年才決定開通微博,彼時新經典、磨鐵等民營書商早已收獲幾萬名粉絲,磨鐵總裁沈浩波更是在微博上推書、寫詩和員工互動、約作者吃飯,玩得不亦樂乎。而她工作的出版社開通CYE官方微博后,不僅沒有專人打理,連出版社的眾多員工都不去關注這家官微。“出版社一直是事業單位,一切體制內部有的陋習它都有。但它完成了轉制,成為了企業,企業該有的現代管理制度它都沒有。”1982年出生的王莉在出版社工作已有四年,正在尋找另外的出路。
北京印刷學院的王關義教授則表示:“一個企業的成長應是能者上,不能者下。出版社完成轉制后,注銷了事業單位資格,成為了自收自支、自負盈虧的企業。作為企業,應該有自主權,包括財權、人權。政府應該甘當幕后英雄,有所為,有所不為,多做宏觀的引導,讓整個行業沿著健康的軌跡前進。”
不過,在出版業摸爬滾打了十四年的凌霄也許不會那么關注出版社的管理和經營問題了,他已經時刻準備好離開這個行業了——這個行業收入普遍不高,而他每天努力工作十小時,工資卻不升反降,他對此很不滿意。而在記者調查的十二位國有出版社員工中,只有一人表示今后不會離開這個行業。對于要謀求大繁榮、大發展的出版業來說,或許,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應受訪者要求,凌霄、許君、王莉為化名)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