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明目張膽的抄襲能達到預期效果時,這的確不失為一種有效的盈利手段。但是我認為,這表明該類企業缺乏遠見,只圖一時的眼前利益,這對長遠發展十分不利。良好的企業文化應能激發優秀人才,使他們不斷創新,找到重大問題的有效解決方案,而不應該僅僅局限于盈利這個目的。
日報:在上個問題中提到了中國創業者的借鑒與模仿,有人質疑這是中國缺乏獨立創新所導致的必然結果。我們將如何打破創新能力缺乏的僵局?你能為我們分享一些國外企業是如何抓住機遇并進行自主創新的經驗嗎?
Gary Stewart:我所去過的所有國家中,如何培育企業文化并發展為真正的、自主的高科技創新,以色列是最為典型的例子。以色列擁有760萬人口,其創業企業數量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的數量是緊隨其后的三個國家(加拿大、日本和愛爾蘭)所有上市公司的數量總和。以色列的高新技術板塊是整個以色列經濟的驅動力。所有出口商品中,高新技術產品占以色列近45%。
以色列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遵循高新技術的發展模式,它通過消除社會、文化以及法律方面的相關弊端,通過重視與加強高難度的數學與科學教育,通過創造文化與經濟激勵機制,挖掘潛在的投資者與創業者積極參與營造健全的企業環境,最終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創業國家。
為夢想家插上翅膀
日報:你認為創業者在哪些領域內仍然可以挖掘很多機會?
Gary Stewart:風險資本家窮盡其一生試圖回答這個問題,但是他們中的很多人都錯了。因此我將十分謹慎地回答這個問題。就我們現在所面臨的趨勢而言,的確存在值得投資開發的上升項目,它們如下:
使公眾更方便使用“海量數據”(即一系列龐大而有用的數據),這樣也使得“海量數據”更容易被消費。隨著大量信息、平臺與網站的涌入,B2B和B2C領域有更廣闊的空間可以挖掘;
移動應用(諸如支付、游戲以及社交平臺);
用于消解金融服務業中間環節的應用;
社交視頻應用,它們允許一部分趣味相投的人在真實生活中評論及分享娛樂和值得關注的大事;
“協同消費”(即諸如AirBnB,ZipCar 和Bicing,可以消解傳統的中間商,允許消費者享受物品及服務,但又無需承擔全部的費用)。
日報:你認為哪種新商業模式會成為未來的主流?
Gary Stewart:當今世界已經成為全球性社區,通過大量各種平臺與途徑,信息和經驗在真實生活中得到傳遞與分享,但這還只是一個開始。
20年前,無人能夠料想到諸如臉譜、谷歌、AirBnB、DropBox或憤怒的小鳥的未來,微軟的Kinect技術是諸如《少數派》這樣根據科幻小說所改編的電影的一大突破。
不能僅著眼于商業模式,我認為關鍵在于為夢想家開創更多的條件,使他們成為創業者、企業家。換句話說,即開創更多的激勵因素與相關條件,促使優秀的冒險家迎難而上,努力開發新技術,從而創造出目前無法想象的、全新的世界和全新的產品。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