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娜•畢什在本周的《時代》周刊(Time Magazine)中寫道:“蘋果公司(Apple)代表了最優秀的美國大公司。它以創新為使命,具有獨特的時尚品味和敏銳的宣傳視角。”
此外,蘋果的成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與遠隔重洋的中國之間有著深刻、復雜的聯系。蘋果公司的所有配件幾乎都在中國組裝。最近幾個月,關于蘋果公司中國供應鏈侵犯勞動者權益的報告頻頻見諸報端。蘋果公司自身沒有工廠,而是將產品組裝任務外包,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供應商網絡。
不過,供應方面的問題只是蘋果公司中國故事的一小部分。其他許多在華的西方科技企業都受困于當地企業的競爭以及中國政府部門的種種通信限制,日子并不好過,但蘋果卻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但作為一家美國公司,在目前中產階級規模迅速擴大的中國,蘋果品牌已經成為這個國度追求進步的終極精神圖騰。
蘋果與中國大陸的關系體現了全球經濟最偉大的機會,但也代表了最棘手的難題。一家美國科技巨頭必須決定在多大程度上來調整自己、適應這個遙遠的國度。蘋果是否應該成為西方在“中央王國”最優秀的代表,或者蘋果是否必須遵照中國公司不太體面的運營方式?而從中國方面來說,隨著政府民族主義傾向日益嚴重,眼睜睜看著蘋果這樣的外國公司在自己的國土上大肆撈錢,它還能容忍多久?而夾在中間左右為難的將是13億中國老百姓,他們在工廠的辛勤工作和對奢侈品的品味將左右全球市場的未來。
《時代》周刊駐北京辦事處負責人畢什條理清晰地講述了一個復雜的故事。蘋果投資者對其中大部分內容都已經熟知,不過她在其中添加了一部分在成都當地的報道,以及我們從未接觸過的部分細節——例如,蘋果標志不僅出現在山寨蘋果商店和假冒iPhone手機上(包括尚未推出的iPhone5),甚至還有約700個打著蘋果品牌的燃氣灶都貼上了蘋果標志。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