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創業型企業大多沒有強大的資金實力,沒有清晰的管理模式,想要生存下去,首先要確定自己獨特的贏利模式。要注意的是,這里所說的是贏利模式而不是商業模式。必須要賺錢,不賺錢一切都是空談。很多時候,商場比戰場更殘酷,戰場上你投降了也許可免一死,但是在商場上,不能打贏就只有死路一條。
在考慮初期的贏利模式時,不要想得太高,一定要做到短期之內就能贏利,在沒有任何融資的情況下也要能夠活得很好,從而保證自己的生存。周鴻祎說要進行顛覆性創新,這是一個好想法,但并不是所有企業都可以做到。大部分中小企業,生存還是主要課題,這時候就要踏踏實實賺錢,保證自己的現金流順暢,只有生存下去才可能產生創新。
對創業型企業來說,創始團隊也很重要,核心團隊一定要同心同德、統一思想,大家都要清楚,企業的核心訴求是什么,贏利模式怎樣,然后圍繞這個模式聚焦產生合力,集中兵力打殲滅戰,一步一步實現目標。我見過很多企業,還沒有構建好團隊就整天去找投資,其實這是不對的,在投資人考察企業的時候,創始團隊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也有一些創業者跟我說,他們沒有錢就沒法吸引優秀的人才,沒有人才就沒法構建健康的團隊,進而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其實這是初期贏利模式不清晰造成的,優秀的人才不會計較一時的得失,能夠看到你贏利模式的前景,他們不僅會投入進來,甚至會帶入一部分資金。
對于草根創業企業來說,融資是一大難關,獲得融資可以保證企業一段時間的健康生長,單純從財務來說,也要寬松得多。但也有部分草根企業面臨融資難的問題,尤其一些出身鄉野的Cye創業者,他們因為之前的知識積累并不能將企業模式分析得很清晰,也會錯過很多融資的好時機,這時就需要創業者自身持續“充電”。一定要培養自己的學習能力,不僅僅在吸引投資時,創業并不是一個單純的釋放能量的過程,也要時刻“充電”,保證自己適應企業的發展。
在融資的時候,草根創業型企業往往并沒有一個詳細的規劃,我也見過不少企業,初期融資沒有設計好股權結構,進而在一兩輪融資過后,發現已經沒有后續融資的能力了。股權結構是一個企業的基因,基因不好,對企業發展影響重大。在投資時,投資方和企業方的信息是不對等的,這就造成了投資機構與創業者對企業估值的矛盾,也會出現創業者自身“賤賣”的情況,這在技術型創業企業中很常見。
總而言之,草根型企業創業,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需要很多方面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培養,其中,贏利模式、團隊培養是核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