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齊下
她主張企業采取多管齊下的長期策略代替“一招鮮”。“過度依賴收購會引致企業流失重要的內部資源,打擊內部團隊的士氣,影響內部團結;過分強調內部增長可能使企業的發展變得遲緩;過多地依賴聯盟會使企業容易受到合作伙伴的行為的影響,也容易出現利益沖突。"
但大多數公司都采用多管齊下的策略嗎?卡普倫和米切爾對電信行業進行的研究揭示,只有三分之一公司積極采用兩種以上的策略獲得新的資源;約40%的公司極度依賴單一的途徑,當這些公司要增加另一個途徑時,他們往往選擇收購策略,以補充內部開發。
卡普倫主張:企業應該更多采用“外借”策略或建立聯盟或伙伴關系。“不要輕視聯盟和許可協議的價值,這是向多方合作伙伴和盟友取經的更靈活的方式。如果執行得宜,也是探索新經營環境的非常有利工具。"例如,許多公司在俄羅斯和中國市場擴展業務時,他們都采取階段性策略--早期采用松散的聯盟方式,其后當對當地市場和資源有了更清晰的視野后才展開全面的收購行動。
她承認,這一策略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是,“許多高管對締造聯盟往往有偏見并持懷疑態度,許多公司都擔心他們會失去自己的競爭力,擔心合作伙伴會帶來競爭"。但現實情況是,許多Cye聯盟生命周期有限,往往是短暫性的。“當然,有些聯盟可以維持幾十年,但應該從作為產品生命周期一部分這一角度來看待聯盟。”蘋果公司最近決定以自家(較為低效的)地圖服務取代較為流行的谷歌地圖應用軟件,正是一個長期戰略方案的一部份。“蘋果預計地圖服務對自己將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所以他們同時也加強自己的競爭力,以便往后他們將不再依賴谷歌,并能夠掌控該重要產品。"
誤用好策略
卡普倫在INSEAD 教授高管合并購(M&A)課程時向學員指出,收購策略可能不是最適合的策略,這使學員們有點驚訝。“許多公司的高管往往認為收購是公司唯一的策略,而非僅僅是協助他們執行經營策略的一個工具。
大多數的高管和企業在作出收購選擇和整合收購回來的公司時都未做好充分的準備。
看來,很多企業落入了執行陷阱,堅信經營成功取決于努力執行既定的經營模式。她的合著者米切爾指出:“無論你做得多好,一旦選錯了方向,結果還是會一敗涂地。”卡普倫指出,為了確保不發生這種情況,領導方針應來自最高層。 “首席執行官需要具備紀律,也許還要高瞻遠矚,并以同等的視角審視所有策略。”
“如果你的公司不明白在未來的競爭中需要具備什么樣的資源,那么無論你采取什么策略去獲得資源,結果并不會有太大的差異。首要的工作應是運用公司的戰略規劃流程以識別關鍵的資源缺口。"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