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來,由于Facebook,Zynga Cye等公司的價值一路飆升,而其上市日期又搖曳不定,員工們開始越來越多的談論怎樣將自己手中持有的公司股份變現。也正是由于有這樣的變現需求,一些為期望出售手中股票的員工和潛在的買者搭橋的二級市場開始蓬勃興起。一家名叫DST的俄羅斯公司就從事著類似的業務,他們對Facebook,Zynga等公司進行投資,為這些公司的創始人和員工提供資金卻并不占有這些公司的股權。現在又有一家新公司137風險投資公司進入了這個領域,并企圖掀起一股巨浪。
風險投資公司所做的事就是向這些創業公司的早期員工們提供貸款,從而幫助他們避免為了資金而出售掉自己手中的股票,不過員工們須將自己的股票用作貸款抵押,但是137公司對其放出的貸款并無追索權。華爾街日報就報道了這家公司,稱該公司正在籌集超過1億美元的資金用于向那些需要資金且發展勢頭良好的創業公司的雇員們發放貸款,作為回報該公司收取利率為12%的利息以及以股票方式償還的10%的費用。但是對于華爾街的這篇報道,該公司總裁Justin Fishner-wolfson予以了部分否認。
他拒絕透露該公司為發放貸款所籌集的資金數額,但是表示報道中有關收費的部分失實,因為所有的交易都是基于具體的公司個案來達成的。他表示,該公司打算對其所作的交易進行調整以使股票上漲時該公司亦能分到一杯羹。他雖未透露將具體怎樣調整,但是卻表示該調整將跟貸款的基礎利息和股票上漲的部分有關。
如果發生所抵押的股票價值貶低至分文不值的情況,獲得貸款的這些員工們也并不需償還這筆貸款。正是因為這樣,137公司在發放貸款時非常的謹慎,甚至可以說僅僅針對于那些發展潛力極大的公司員工發放這樣的貸款。此外,大部分的放貸對象都是科技類的公司,其中不乏互聯網行業的新興大佬Facebook,Zynga等。
那么這樣的貸款會如何影響創業公司的員工呢?華爾街日報的分析是員工們會利用這筆貸款兌現自己的股權,然后跳槽。但是Fishner卻表示,獲得這種新型貸款將激勵員工呆在原來的公司,因為拿到貸款就意味著他們并不需要出售自己的股權了。
他舉例說,員工們可以利用拿到的貸款來購買公司的股票,從而盯著長遠的資本收益,因為這些股票今后一旦公開上市出售,可能價值要比現在高得多。事實上137公司的這種貸款還能為創業公司帶來稅收優惠。創業公司們也樂于接受,因為股票不需要換手,上市時也不至于有大把大把的股東來分錢。
不過,在這個領域137公司注定不會孤單,因為面對著這些手握大量股份的員工們,有很多資本大佬都對這些股票垂涎欲滴以期上市后大撈一把。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