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點,也是我的觀察,我個人覺得在移動互聯網的應用,大量的價值會集中在手機首屏的這10幾個應用中,為什么? 舉個例子,最近快被人忘記的eBay突然起來了。 外界看他比亞馬遜落后了,但ebay還是美國一個非常大的網站。 一般用戶會把它放在手機的首頁,用戶本來就用得非常多的應用,手機上可能會用得更多。 一個應用如果在PC互聯網都用得不是很勤,比如說每隔一個季度用一次,你的手機應用可能排在手機上的第三或者第四頁,或者手機下載之后就忘記用了。 這個對投資和創業者來說是一個壞消息,因為占手機首屏的應用多半會是一些更有實力,特別大的互聯網公司去占領,它扎了根以后會在這上面建設一些更多的垂直應用,會做平臺,把很多其它的東西放進去。 這個趨勢是值得創業者和投資者仔細去思考的。
第三點,從營銷的角度來說,我觀察到無線和PC互聯網最大的不同,是第一天開始就是非常國際化的市場。 比如,我們早期做貓撲的時候,如果放一個大雜燴到印度去,因為文化的差異,這種BBS社區不會自動在那里長大。 但是在無線互聯網有可能,你做一個好的應用,可以同時發布到全世界APP商店里面,全世界很多有這種需求的市場也會取得成功。
最后,談一個關于行業相對深層的問題。 以前我提到過無線互聯網是一個垂直整合的時代,你會發現在過去的5到10年,行業里最大的公司正在變成垂直整合的平臺,比如說蘋果,亞馬遜、谷歌或者Facebook,他們會有一個支付系統,會有一個自己控制的APP商店,甚至操作系統。為什么?硬件越來越便宜,純利率越來越低。亞馬遜的kindle遲早會變成免費的,因為,以我為例,我在亞馬遜買電子書至少買了2千美金,純利貢獻大大的。沒有配送成本,為什么不免費給我送一個kindle呢?這是遲早的事。 TMT行業垂直整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比如,運營商遲早要被整進去,估計是被迫而不是主動,這點,全球應該類似。
無線互聯網是全球的市場,對國內大的互聯網公司來說,遲早他們會面臨全球性巨無霸公司的遠程進攻,就像《三體》這本小說所描繪的狀況,特別是第二集黑暗森林的故事。這個小說是講一個地球外文明的故事,有一個很遙遠的星球,離地球有四個光年左右的時間,有三個恒星,會形成一個非常不穩定的星系。在行星上生活的智慧生命,經常會被不規則的,突如其來的恒星打斷它的進化歷程。 當其中一個太陽來的時候,它就脫水,然后躲起來;等太陽走了,它就復活,接著發展它的文明。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發現了地球,決定向地球發起進攻,派出了星際戰艦。他們派出的探測器叫水滴,一個水滴把地球派出來的幾千艘戰艦在20分鐘之內全部干掉。做過比喻,國外這些大型的互聯網公司,像谷歌、蘋果、Facebook,亞馬遜,屬于三體世界;中國互聯網,IT公司,是地球世界。 IT革命未來收官階段的戰斗,都是全球性的,會受到來自于國外超級技術文明的攻擊,他們派出的武器跟水滴一樣,用常規的辦法根本打不過。
在“三體”小說里面,地球人為了應對外星人的攻擊,決定選出四個面壁者。面壁者的思路不一樣,表現出驚人的領導力和創造力。比如說選了南美洲的一個前總統,選了一個美國國防部的部長,最后還選了一個中國人,是一個學者。 最后四個面壁者有三個都被三體星球派來的破壁者殺死了,只剩下中國的這位學者活下來了,最后想出了一招把外星人制住了,然后逼著他們接受了和地球人和平相處的協議。
對于中國整個IT的行業,我們需要考慮遠一點。三體文明雖然遠在天涯,但遲早還是要來的。 如果不希望中國的IT行業在未來10年全軍覆沒的話,我們的行業需要出“面壁者”,地球對付三體人的秘密武器。 面壁者的成熟可能不需要10年的時間, 面壁者挑戰三體人先進技術的辦法是三體人想不到的,也是地球人想不到的。 在中國所有公司和未來的公司里面,需要幾個有面壁者氣質的公司。 比如,雷軍辦小米手機如果三年前找我的話,我可能會幫他。 當然現在情況不太一樣。 那個時候面壁還來得及, 而現在破壁者已到地球。
中國有可能成為未來面壁者的公司到底是哪?是華為?還是騰訊?或者是某個還沒有成立的公司。他們在今天聽到我演講的時候,可能已經開始面壁。
我們面臨的是一個巨大的機會,是我們做互聯網,做TMT的這樣一群人,這一輩子里最激動,最忙碌的一個時期。 在未來的5至10年, 將會發生巨大的發展機會。 過了十年以后我看得不太清楚,十年之后這種機會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少,因為會出現世界級的類似黑洞的超級公司,它們會把所有周圍的價值像星際灰塵一樣吸干。 這種黑洞多半來自國外,我們行業需要開始面壁。
最后,希望我的觀點對大家有些啟發,希望大家抓住IT革命可能是最后的一次狂潮,面壁成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