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很有可能對文化產業產生影響。科學技術對整個文化業的創業性的改變是非常巨大的。大家知道蘋果不僅是一個產品,它也是一種文化,完全改變了我們這么多年來的需求與文化結合。把通信和傳播的結合,把體驗和游戲接觸相結合。比如我們今年的電影產業增加了30多億,但是今年中國電影大面積的危機,危機很重要的根源是面臨的這種挑戰,因為去年開始3D電影成為世界電影主流,今年的趨勢是行業主流的商業電影當中絕大部分是3D影片。3D電影顯示一個特點,就是技術創造了新的創造和新的體驗,也創造了新的市場。而中國電影業本來在表現比較弱的情況下全線被擊敗。我們只有一個電影就是畫皮,實際上很少的部分3D,有這樣一個電影,也是今年這樣一個影片也創造了7億票房,創造了國內最高的票房收入。3D和4D已經成為主流消費,它完全是創造了一個新的視角。
但是中國電影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的3D,不光是3D對整個技術對文化的挑戰面前我們沒有應對能力。主要問題是很多文化產業仍然是條塊分割的。傳統的產業是傳統的,新媒體在自己發展,我們之間很難產生化學反應。因為行業和行業區域和區域沒有融合。我們仍然是一個勉強去學人家的技術,永遠跟著人家跑。雖然我們做的非常好,但是我們的大企業非常少,技術積累非常少。
第三個大的觀點是,市場是推動科技創新和擴散重要的渠道。現在中國的文化產業發展沒法做大做強,因為條也分割、塊也分割,傳統企業和新興企業分割、平臺企業和內容企業分割。我們無法有效的讓所有的創新實現效果最大化。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我們有大的平臺仍然是分散的,因為它中間的障礙非常多。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打破條塊分割帶來的阻礙,讓市場有更大的自由。現在我們市場的配置都是行政幫助配置資源,這是一種效率最低實在沒得選的方式。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市場配置資源,而我們現在老是政府配置資源,這是最低的效率。當然如果沒有辦法只能這樣。本來資源的集團化都是為了資源互補,但是我們現在是分出來了,杯子有了,發現沒水。當我們把一個杯子弄出去,它本來就是杯子,怎么讓它有水呢,它沒有別的功能,這樣有導致了分配的不合理都,導致都實行了政府配置資源。我們必須要實現市場自由配置資源。
最后一點,技術創新可能依賴于市場,沒有市場的支撐科學技術永遠是割裂。蘋果的成功在于它把技術和市場很好的融合。反我來永遠不能說需求是沒有市場的,我們的科學技術的創新給市場提供了選擇,那么市場會把這種創新變為產業。我們有兩大阻礙,第一大組有是跟我們的科技開發的脫節,大家知道世界上幾乎所有大的集團都有研究院,這個研究院是企業和決策者的融合,是技術創新的體現,也是創新的平臺。這個研究院可以和企業和平臺結合這是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否則的話高校系與科的分界導致我們不能滿足現在科學技術創新的需求,所以平臺研究院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在座的企業我們將來應該搭建一些好的科技創新的平臺。
前年我們跟網易建了一個未來媒體的研究院的平臺,我們既要面對企業的需求,打破本身的學科堅持上的一些阻礙,讓它真正成為一個創新平臺,可能有一定的難度。但是這個事情不做,未來很難有很好的發展。做內容業的,大部分的內容真正能夠形成市場,大部分企業都自相殘殺。但是大家會發現科技的文化企業反而沒有體制的障礙,發現都比較好。比如水晶石、合新創景等等,這樣的技術性的文化企業反而做的非常好而且具有國際競爭能力。這些技術企業的出現未來應該成為我們建立一個行業標準,而且是建立行業準入門檻的主要標準。所以要加大科技創新題材的支持,而且它會形成一個很好的競爭環境。說實在的做內容的是很容易形成制低甚至低術的競爭的。但是我們要政府、企業、科研機構一起合作推動技術創新,而且未來是虛擬化、互動化、社會化,社交化、智能化一定是未來文化創新的方向。因為我們已經有太多的例證證明了這一點,包括虛擬再生現實、虛擬互動和剛才我們講的智能社會化,這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充分的體現出來了,而且未來一定朝這個方向發展。我們要做前瞻性的研究,使得我們下一步的發展更有科學基礎。否則的話我們還停留在傳統媒體、傳統文化產業中的老路。現在的新媒體互聯網技術深跟世界相比我們是毫不遜色的。但是由于我們在政策上有很多阻礙,使得我們現在是兩極分化。傳統企業在老路上走著,享受著各種各樣的保護和支持繼續走著老路。新的媒體走著創新之路,實際上他們的資源不能互補,所以政策上要消除我們市場整合資源的障礙,讓我們的產生領域和新媒體和市場真正結合。比如我們高校,現在是融合需求每一次結合都很困難,我們打不通我們之間的障礙,每一次我們要找一個交叉學科,真的很難。所以我覺得要做產業的話就是要讓產業能夠自由的配置資源,我們加以引導,自然的就會把各集團的利益做好。這是現在應該解決的重要問題。謝謝!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