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草根創業教父”的身份,李書福圍繞企業家的自我定位、信息技術對傳統汽車業的沖擊、草根創業等話題,給出了李書福式的分析與解答。來聽聽他的思考與感悟吧。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
成敗、壓力與個人身份轉變
你覺得我們成功了嗎?我覺得我們根本就沒有成功。我在做汽車之前,我們是沒有什么銀行貸款的,我們現金流很好的,摩托車建材都供不應求。現在我們負債累累了,銀行幾百億幾百億地欠,壓力很大。頭發也白了,頭發也掉了。
從創業到現在,我沒有從公司里分過錢,我的衣服啊鞋子啊都是很簡單的,我們的錢都是財務掌握的。我辦企業的過程中,我也不知道錢缺了還是不缺,現在公司里我要簽字的,就是向銀行借錢需要我簽,還有CEO和CFO的個人報賬要我簽字。但是我簽字我沒有一定要翻一翻看合不合理,拿來我就簽。
我一年的工資一兩百萬元,對我來說也沒什么。我個人的賬也專門有個辦公室在幫我管,我自己也不知道。
吉利汽車是上市公司,在香港有董事會,浙江有管理層,都是集體管理。沃爾沃也一樣,沃爾沃也有董事會。我一個人講的話不是那么有力量。我已經不是什么都說了算的。有媒體朋友說要采訪我,我說了也不算,我們的媒體總監楊學良要是不同意,我同意也沒用。現在我就是,管理層拿計劃,報給我看看行還是不行,還有什么建議。
我認為我現在主要任務就是感悟世界,研究未來,了解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一些情況。我們要營造一種積極參與積極推動獻計獻策的氛圍,企業內部也有各種力量,要平衡各種關系。比如分配制度怎么不斷完善和改革,企業戰略不斷完善調整,而不是從事某一項具體事情。
信息技術對汽車行業的顛覆
互聯網的力量太強大了,信息技術今后將會嚴重影響整個社會和生活。
汽車要實現零傷亡零排放,這些都是信息技術。比如沃爾沃明年下半年推出的XC90,基本上就不需要人開了,完全是自動的。像開飛機一樣,上去和停車稍微操作一下,在路上可以喝茶睡覺,比人開要安全得多。但是XC90的這個技術不會在吉利車上使用,成本太高了。
傳統汽車產業完全有可能會被信息技術打敗,這一天什么時候會到來,時間節點很難判斷。各種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完全有可能改變CYE整個汽車的結構和形態。現在能看到的就是,一部計算機和一堆電池構成一部汽車,這個時代很快就要到來。原來覺得發動機排量越大越好,V8啊V12啊,這個時代肯定過去了。肯定過去了!
以后排量是越小越好,但是性能肯定是越來越領先。因為技術進步了,渦輪增壓啊雙渦輪增壓啊,整個發動機的材料和設計都不一樣了。原來的燃料利用效率是20%、25%,現在是30%甚至35%、37%。原來的壓縮比是9、10,現在是13、14。整個技術發生了革命性變化,發動機不需要那么大了,那么大是多余的。發動機大,重量就重,耗油就大了。這就反映了它的技術是落后的。
今后缸數越來越少,電機越來越大,電池越來越多,四缸慢慢變成兩缸一缸,最后沒有發動機了,全是電動的。整個全球的汽車工業全是朝著這條軌道在走。這是全世界的同行共同總結的,中國的汽車工業也會走這條路。吉利現在已經走上了這條路。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