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社會化成熟的冷鏈物流是農產品電商的心頭之痛
玩農產品電商,冷鏈是永遠無法回避的問題,不僅僅你要建庫房,同時還必須要有冷藏+冷凍的混合配送車輛,以及冷藏周轉箱及恒溫設備,否則再好的商品,送到客戶那里都會成問題商品。冷CYE投入不是一般的農產品電商企業能夠玩得好的,連續的資產投入,投資回報周期長,這都是單獨玩農產品電商所面臨的問題。即使你有錢,投入了資產,但訂單的季節性和不穩定性,會讓你的運營成本大大的浪費。何況玩電商的有幾個懂冷鏈物流,能夠建立自己的冷鏈物流隊伍。因此,社會化的冷鏈物流隊伍,集約化、專業化的管理成為了整個農產品電商急需的資源。
現在中國農產品電商冷鏈物流的玩法如下:
1、順豐優選,完全的自建物流體系,目前常溫已經鋪蓋全國,或許2014年會鋪低溫。今年24小時內,將南方荔枝送北京、北方內蒙的羊肉送到海南,這一些經典的案例都是有自建的冷鏈物流快速實現的。
2、阿里巴巴,確切的說是菜鳥的冷鏈物流,目前是整合模式,已經整合類似眾萃物流+快行線這兩家優秀的冷鏈物流企業,他們從干支線+末端宅配相融合,成功將八萬單車厘子從美國農場送到中國家庭,把阿拉斯加海產送到全國四十多個城市,這種整合是的"二段式配送"探索出新的平臺化、網絡化的農產品toC冷鏈物流新趨勢。
3、京東啟動的末端配送服務站模式。據悉未來京東將嘗試從田間直達餐桌的“ABC”(AgriculturaltoBusinesstoCustomer)模式,其中的B環節將覆蓋全部采購、倉儲、配送、營銷售后環節。12月14日消息京東自營生鮮配送站已經試運行,這種模式剛好迎合O2O的末端最后一公里的購物體驗。但京東的冷鏈倉儲、干線、支線配送等方面還有得整合,只能拭目以待。
所以,農產品電商冷鏈物流如果你搞不好,那你干脆關門歇菜算了!
九、品類定位錯誤
人群定位分析中提到,你要去滿足那些“二兩瘦肉+兩顆白菜+三根蒜苗”的需求,你注定就是兩個詞:累死、虧死。其實這不僅僅是人群定位的問題,也涉及到品類定位的問題,為什么順豐優選開始要選擇進口食品、阿里巴巴為什么要選擇美國車厘子和阿拉斯加海產,這些品類的定義不僅僅與人群需求相關,也跟供應鏈支撐能力密切相關。玩供應鏈的專業人士都知道,無論是傳統零售還是電子商務,運營的核心都是品類驅動的供應鏈。科學的品類選擇是你成功的一大半,所以農產品電商定位品類相當重要,千萬不要以過多的品類來吸引更多的購買需求,在多品類混合的供應鏈體系,特別是農產品品類,會讓你虧聲四起,搞不好還砸了你的品牌。
大家看本來生活賣的禇橙、柳傳志賣的柳桃、順豐優選賣的荔枝、天貓賣阿拉斯加海產等等,這些都可以看出細分的品類定義對能夠做好農產品電商有這種要的價值。
從供應鏈角度來看,作為品類驅動的供應鏈,在電商平臺選擇品類的科學性就決定了你的盈利的潛力。曾經與國內知名電商的供應鏈總監探討,當品類增加10倍,供應鏈的管理復雜度會增加100倍,甚至更高。
十、退貨比例控制
這是農產品電商必須重點考核的KPI指標,一個退貨帶來的損失不僅僅是商品的損失,重要的客戶購物體驗及口碑的損失,所以農產品電商控制退貨比例已經成為CEO關注的重點。當然前面也說到了,寧可送客戶,也盡量避免退貨帶來的損失。
本人實際調研的數據顯示,不少農產品電商退貨比例達到了10%,好一點的也有6%的比例,這樣的退貨比例帶來的損失是不容忽視的。不過現在農產品電商也做了不少創新,比如預付的C2B模式,會大大降低退貨比例;另一種就是上海的廚易時代的O2O模式,滲透到社區,會員制預付費,據說退貨比例能夠控制在1%以下。
所以控制農產品電商的退貨比例,不僅僅是要從運營角度思考,更要從商業模式的角度去變換經營思路。
【總結】
農產品電商為何虧,以上10個維度的解析可能讓大家得到一定的啟發,其實這不僅僅是運營管理的問題,也是商業模式的問題,同時還會涉及營銷策略,資源整合能力等等!
歸類總結一下,農產品電商的虧點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
1、營銷的浪費。
2、采購的整合不到位。
3、缺乏社會化冷鏈物流的整合與應用。
4、整個供應鏈過程的損耗。
5、品類的定位錯誤。
6、退貨比例的控制問題。
要實現真正的減虧,歸根到底一句話:顧客體驗做要加法,供應鏈運營成本要做減法。
吃貨對于中國14億人口基數來說,互聯網生活是必然趨勢,農產品、生鮮電商一定是一個大市場,2013年的年底的今天,中國農產品電商尚未呈現出一個個行業標桿,整個領域存在諸多的問題,有問題就是發展的機會,以互聯網思維探索中國傳統行業,一定具有潛在的商業價值,這不是一家公司的使命,是這個行業參與者的共同使命。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