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年底,酷巴拉動漫工作室成立 ,是一支專注于動漫制作與加工的團隊,工作內容是做動片畫中期服務,但經過不到2年的發展,秦超認為這不是一條可以長期發展的道路,因為這只是動漫中最辛苦的一環。抱著這樣的想法,2006年,秦超放棄工作室轉而去一家日企做項目經理。2011年,秦超再次回歸,酷巴拉創意(北京)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成為集動漫廣告策劃和制作、原創作品包裝推廣及周邊產業的衍生開發、動漫版權交易、授權等為一體的多元化ACG產業運作平臺。
從2004年到2014年,在這十年中,酷巴拉在動漫經營中,找到自身定位。酷巴拉創意(北京)數字科技有限公司CEO秦超介紹,酷巴拉在做兩個業務,一個是動漫版權的運作,因為動漫的核心就是版權,并提出“動漫版權經紀”的概念。第二個是動漫營銷,通過動漫商務拓展和資源整合對接,建立與原創個人/企業、渠道發行方、周邊生產企業的三層互動機制。秦超認為:“動漫變成實體才有價值。如果消費者喜歡一個卡通形象,與日常生活中的產品結合起來,才能實現購買,從而為動漫帶來增值。”
產業動漫化
什么是動漫營銷?以動漫為載體,形成營銷體系。如何實現動漫營銷?秦超認為有三種方式:第一種,將卡通形象打造成為企業或品牌的代言人之一,借用已經成熟的卡通形象提升自身品牌或者自己設計一個卡通形象。如可口可樂的酷兒、伊利QQ星的迪斯尼包裝等。第二種,產品外觀異性化,通過卡通外觀的包裝設計,實現營銷。第三種,品牌的動漫營銷,即將產品的廣告片以電影或動畫廣告的形式呈現。
一個普通的產品可能只賣幾塊錢,但是加上一些動漫元素后,可能就會賣到幾十塊錢、甚至更多,這就是動漫的魅力,也是動漫衍生出來的產值。秦超用簡單的案例來闡釋動漫。所有的產業都可以動漫化,動漫可以成為產業高附加值的組成部分,這是秦超產業動漫化的“大動漫”構想,酷巴拉正是將動漫設計與動漫衍生品相關企業嫁接起來的中間橋梁。動漫營銷不僅僅是一時的營銷,實現公司無形資產增值,才是最終目的。而酷巴拉就是這樣一家為企業做動漫營銷服務的平臺。通過為企業設計動漫形象并同步宣傳,使形象深入人心。動漫是營銷的手段,也會成為企業無形資產的一部分,為企業形象加分。
與日本從作者成熟創意到編輯出版、動畫片跟進再到衍生產品的生產完整產業鏈不同,秦超認為中國動漫產品實際轉換成衍生品的價值,沒有發揮出來,其指出很多動漫體系的授權只做了簡單的服務,即只是卡通形象的買賣,之后卡通形象如何運用、推廣營銷等細分模式,沒有人在做。以動漫電影為例,票房的結束只是收益的開始,后期卡通形象相關衍生產品的開發及持續的售賣,才是長線收益。因此,他呼吁行業其它人士做動漫產業鏈的服務。
拔高動漫做孵化
靈氣,是秦超在招聘人才時最看重的一點,他說:“國外的動漫形象,是活脫脫的,可以與我對話的,而不僅僅是一個形象。這與畫的好壞沒有關系,有的人畫的特別漂亮,但是沒有靈氣。這正是國內動漫行業比較缺乏的。”
人才確實留不住,一種是跳槽,一種是選擇自己創業,秦超向記者談到。面對這個問題,秦超選擇做孵化:與北京中關村東升科技園共同投資設立北領地文創(北京)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專注文創項目孵化。在秦超看來,既然人才不好留,那就換一種方式,通過參股投資做孵化,為文化創意設計人員服務。秦超說:“動漫就是文化產業的一部分,我們把動漫拔高,通過孵化器,尋找更好的創業團隊,將動漫元素融入企業。酷巴拉只是做動漫服務的公司,現在加上文創科技孵化公司,一方是對接平臺,一方是孵化創意,兩者結合可以讓創意回到創意,更好地為文化產業服務。”
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動漫營銷的差距在于,只是簡簡單單做了結合。結合的同時,如何符合企業特色,并將動漫元素與之融合,或許是中國動漫營銷未來的發展方向。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