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的變化令人目不暇接。對一部分市場營銷者而言,這些變化給予他們發揮競爭優勢的機會,而對另一部分而言,如何應對這些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則成為了需要面對的一大挑戰。
毫無疑問,隨著這些變化在全國范圍內的加速升溫,若稍有疏忽就會錯失良機。因此,了解新的一年存在的新的消費趨勢,對于市場營銷者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尤為重要。
網購消費
天氣、停車,這些再也不能影響中國消費者的購物計劃。對新一代的消費者而言,鼠標已然成為他們的“代步工具”,小到油鹽醬醋,大到幾十萬的奢侈品。網購用戶近年來保持快速增長,預計2011年網購用戶在網民中的滲透率將突破32%。而尚揚媒介另一份對三四線城市消費者進行的調查中,我們發現由于其商店與商品的可選擇性仍顯匱乏,它網購的比例比其省會城市(二線城市)更高,相信這些市場將是網購消費的最大推動力。
節儉消費
金融危機雖沒有大幅影響到中國消費者,但他們也意識到:“不能這么大手大腳下去了!”作為對嚴峻經濟形勢的回應以及在某些領域過度消費的必然結果,“新節儉主義”來勢洶洶。不是不花錢,而是花到刀刃上。做一個“精打細算”之人,在這個時代,更是件值得驕傲的事。“賬客”“拼客”“扣扣族”“抄號族”“試穿族”,這些各式標簽的出現表明“節儉一族”陣勢之日益壯大。
奢侈品平民化
奢侈品不再是國王貴族的所有物,走在今日的中國大街上,攜帶大牌奢侈品的人也能見不少,背LV擠公交也早已不是什么令人瞠目結舌的新聞了。加上全民單反時代的到來,入門級產品的大受歡迎等,可見人們對奢侈品的接受度與偏愛度日漸提高,奢侈品平民化似乎已近在眼前。
小眾化消費
因特網在中國的普及使中國消費者日益渴求個性化,但一貫浸潤的中庸之道又使其不愿過于凸顯自我,“槍打出頭鳥”這句俗語仍制約著眾多中國人,因此“小眾化”就成為其當下追求個性的表現方式。這是在大眾化與個性化之間的過渡期:擁有個性,不隨大流,但又希望找到同道中人,獲得歸屬感。這是一個逐漸個性化國家的必經之路,而中國正走在這條路上。像豆瓣網之類的垂直式網站的盛行就是最好的例證,它們將有著共同愛好或特征的群體集合起來,為他們提供交流分享的場所,也幫助他們找到同類。
從眾消費
在霍夫斯泰德(Hofstede)的文化維度中,中國人在個體性上排名偏后,他們更愿意結成群體。中國人的普遍觀念就是:如果大家都在做的事,那就一定是正確的。從眾消費在市場上越來越普遍,其中一例子是梅賽德斯-奔馳在今年9月舉行的團購活動,200輛Smart僅僅在3.5個小時內就被搶購一空。有一位消費者稱:“本來不想買的,但看到這么多人買,不知怎么就下手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