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倉”困境是巨大挑戰
快遞最后溝通環節的不順暢直接導致了另外一個更嚴重的問題:爆倉。尤其是節假日,業務量暴漲和人手短缺成為尖銳的矛盾。有淘寶賣家在網店寫出了特別提醒:“快遞已爆倉,現在是慢遞,目前快遞至少3至7天,甚至更慢,請親們耐心等待。”
淘寶網前不久開展了“雙11”和“雙12”活動,許多工作人員一天要送幾百件快遞。而快遞費以及快遞員的工資也不斷增長,逐漸變慢的速度以及逐漸變高的成本,成為快遞業面臨的巨大挑戰。
社區收發站則可提高快遞效率,且降低成本。它們就像加盟模式下的快遞公司分站,從各大分部承接、派送快件,按取、派件量收取提成。有快遞公司負責人表示,終端配送公司主要解決了進入小區、學校困難的問題。快遞員進入小區需要辦理出入證,8家快遞公司就要辦理8個出入證明,但終端配送公司只需辦理1個出入證明,大大節約了時間。
對于即將到來的春節,很多人都擔心出現像今年春節一樣的“快遞荒”。北京市商務委物流發展處處長馮守華表示,由于配送員大多是外地人,每逢長假或春節,快遞公司和電子商務企業的人手不足,爆倉現象十分嚴重。今后,擬在社區招收北京40歲或50歲以上人員來緩解問題。
預計明年出京布局穗滬
“這種進駐社區的模式早在兩三年前一些快遞公司就開始嘗試,主要是從高校做起來的。學生收快遞,他在上課怎么收?有的快遞公司就選學校里的小賣部或者報刊亭作為代收點。”電子商務專家賈鵬雷說,進駐社區的模式會降低快遞成本,一定程度上緩解快遞與電子商務之間的矛盾。
“這種矛盾實際上是非常尖銳的。一到節假日,對快遞的投訴就增加了。電子商務近年來受投資驅動,發展很快,有的領域過度競爭。爭搶用戶就靠促銷,這種銷售量是透支性的,但快遞能量就這么多,是按部就班發展的。電子商務用戶增長快,但是快遞跟不上。”
事實上,對于“最后100米”的爭奪大戰,已經開始打響。
一種名為收貨寶的服務就是與社區周邊的店合作,一周7天提供代收快遞和用戶自取貨服務,取件者可根據自己時間隨到隨取,這樣一來,“等快遞”回歸到“取快遞”;而網購的收件地址還可使用代收點的地址,用戶隱私得到保護。目前收貨寶正式在北京啟動運營,已經有近 1000 家社區店加盟,有消息稱,這一服務模式預計明年走出北京,在上海、廣州等一、二線城市快速布局。
與此同時,順豐速運本月初在深圳開設了20余家便利店,并“兼職”取派件集中點。有消息稱,此舉初衷是涉足零售以補貼成本,但其門店存在租金、商品采購占壓資金等現實問題,能否自負盈虧仍遭到業界質疑。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