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中美互聯網還有哪里存在時差?近來,最明顯的領域莫過于:在線教育。一批在線教育公司的融資新聞霸占了美國科技媒體不小的篇幅,而且用戶活躍度極高,堪稱叫好又叫座。中國這邊則沒有太大動靜,很難有叫得上名字的在線教育網站,不過小道消息是,創業者對其覬覦已久,新模式將此起彼伏地出現。 其實在線教育早就在我們身邊:四中網校、黃岡網校、正保遠程教育……但我們更關心的是新時代的模式,是在PC或移動客戶端包含富媒體效果、社交性、游戲機制、實時互動等元素的教育類網站或應用(在這里我們沒有包含嬰幼兒早教)。教育是關系人類發展的事業,美國的一些從業者更充滿理想化色彩,兩家標志性企業——Lynda與可汗學院都表示不會接受“商業投資”,而市場也很愿意為它們買單,2萬美元起家的Lynda.com甚至擁有了100多萬的付費用戶,已經實現7000萬美元贏利。 在線教育究竟能否成為一個大行業,涌現出很多大公司?中國的應試教育氛圍將為它提供怎樣的機會?互聯網究竟能給教育帶來多大沖擊?毫無疑問的是,它的潛力遠遠沒有被挖掘出來。 富媒體教學:重編教材,資源取勝 案例:Lynda,可汗學院,超級課堂,微課網 第一代在線教育公司,如網校、遠程教育等,做到了教材的電子化,新模式則是用視頻或其他形式重新編寫課程,輔助或替代課本。美國這類網站涉及的內容主要是大學教育與實用的軟件操作等技巧,中國則是中學教育。 有些網站的視頻是自主制作的,如剪切電影片段放在課程中,或者借鑒國外課程時間短、內容精簡的方式;美國網站TED-Ed甚至允許學生對視頻做自主編輯、刪減,再推薦給自己的同學。而另一部分網站用搜羅的辦法,如Course Hero就是將YouTube上的教育視頻整合起來。 “教練”類工具:不負責教學,只專注練習 案例:金山詞霸,網易有道詞典,拓詞,扇貝網 這類工具并不教授知識,而是幫助大家練習或復習,簡單易用,支持在線或離線,可以達到很高的使用頻率,如各類詞典、背單詞網站等。被天使投資人徐小平投資的背單詞應用“拓詞”已經開發了移動端應用,覆蓋了四六級、雅思、托福等層面的單詞量,會根據用戶面對單詞的反應速度評估記憶程度。 自助式學習:極易上手,代替老師 案例:Codecademy,益趣課堂 顧名思義,這些網站可以讓你DIY學習。最近相當火爆的Codecademy提供“傻瓜式教學”,教任何人了解JavaScript原理和簡單的網絡編程技巧,甚至無需注冊。 益趣課堂是泛智力主題網站“曬曬IQ網”團隊創辦,利用網絡搜集整理成偵探入門、占星學等有趣課程,將國外“契約健身”的模式用到了教育上:想學習要先預付費用,選定課程時長和結束時間,如期學完并經過考核將返還費用,否則將扣費。 社交教學:添加時髦的眾包與社交元素 案例:Playsay,Coursekit,在聊網 社交是標配元素,在線教育類普遍會涉及到網絡視頻與真人實時互動。中國公司“在聊網”是幾位90后創業者創辦的口語在線教學平臺,為想練習外語的中國學生尋找國外“老師”,并通過聊天話題的分類構建“威客地圖”,將老師分類再供學生挑選。教學過程要通過Skype,在聊網會收取交易10%的中介費。 此外還有一些匯集各類技藝的平臺,讓大家可以相互“拜師”進行學習。語言學習應用Playsay采取“結對子”方法,讓兩位母語分別是英語與西班牙語的用戶彼此傳授發音。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