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單詞是我們的大事業
薛淡:拓詞創始人
我們2009年開始兼職做拓詞。幾位合伙人了解在線教育,也懂學習心理,天天都在糾結是不是該辭職創業。終于有一天覺得寧可吃不上飯也得辭職,因為我們認為“背單詞”這件事的前景夠大。
大家想提高英語水平就先背單詞,它是學外語遇到的第一道坎兒,而且往往會卡在這兒,那么拓詞就來解決這道坎兒。這件事情其實并不小,與徐小平老師溝通的時候也得到了他的認可,因為他知道它有多么重要。
再看大市場。和投資人聊的時候我會主動問他們是否看好教育。教育是棵常青樹,有時候經濟越不好,教育反而越好,而且語言教育又是教育中商業化最好的一種。剛開始見投資人時,還有人問我美國有沒有同類產品,我一時答不出,后來一想,國外當然沒有──人家本來就講英語,不用搞這東西。
互聯網對教育行業的改變是非常淺的,還會出現很多變化。例如連詞典都被改良了,但背單詞卻沒有新方法,因為背單詞是塊硬骨頭。做在線詞典可以匯集最豐富的資源、最快的查找速度,背單詞軟件卻沒有明顯的產品思路。我們對拓詞的定位是:如果背單詞也是一個領域,拓詞就提供最基礎的服務,至于說掌握單詞的用法,那是另外一個層面的事。
拓詞的很多設置都與學習心理有關:為了控制用戶背單詞的節奏,我們設定了倒計時;為了避免用戶偷懶、自欺欺人,我們不計在線時間只計學習時間;拓詞iOS客戶端的活躍程度很高,因為他們是花6塊錢買的,我們不會放棄收費路線。而且拓詞是以技術驅動的,通過數據挖掘,讓每個人的復習機制都不一樣。如果拓詞能了解你背單詞的各種習慣,以后你想背某個行業的單詞、其他語種的單詞時,會更愿意選擇拓詞。
由于希望增加社交性,我們有段時間想過要不要硬加上一個社區,但沒有輕易嘗試。社交性是一定會引入的,讓兩三個人一起來學習,但是我們的重點是學習,如果兩個用戶碰到一起很投緣,沒有背單詞,聊了一個小時,這就不太好了。社交、基于地理位置都是輔助做法,我們的目標是不惜一切手段,讓大家學得更好、更快。
做在線教育就像促成生態環境
李仕龍:益趣課堂創始人
我有這樣的記憶:大學畢業后讀CFA(注冊金融分析師),課程很貴,報名的人特別多。第一天有200多人上課,最后一天只剩下20多人。后來正好看到了國外的“契約健身”模式,覺得這個模式放到教育上很合適,所以做了“益趣課堂”。
綜合來看,益趣課堂的目的是讓你學到東西,而方法是為你建立一套學習制度,其中有規則也有對進度的制定:首先,在我們這里,“錢”是用來督促學習的,雖然中國人習慣免費,但它可以提供刺激和壓力;另外,每個章節都有考試環節,幫大家鞏固知識,學完后面的時候估計前面也忘得差不多了,我們再給你炒炒冷飯。
至于盈利,短期來看很難,長期看有這樣幾個途徑:用戶沒按時學完的扣費;要來學習先得凍結一筆款,這些費用沉淀所產生的利息;根據課程再向用戶推薦一些書籍或培訓,其中的傭金;比較熱門、優質的課程也會考慮直接收費。
我覺得曬曬IQ網、益趣課堂兩款產品是一體的,目標人群也非常一致,都圍繞著“趣味、創新、有意義”。不過從發展規模來看,在線教育比智力問答更有潛力。中國的互聯網行業在10年前興起了門戶、搜索引擎、即時通訊那一批,我想下一步應該是教育了。所以我們最近在做“曬曬IQ”的手機端,靠它獲取更大的用戶數量,再推廣益趣課堂。
目前課程是我們從網上收集、編輯的,以后希望用戶自己貢獻內容。這件事就像促成一個生態環境,我們要把這個環境先墊上來,有用戶來學,有人來教,還要開發分成機制。我想最終吸引人們來的核心是內容。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