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工廠現在天天要趕工加班!大陸的經銷商都去臺灣掃貨了,最近這幾天里,我們的訂單量幾乎是過去幾月的一倍。”4月8日,臺灣一家口罩企業的大陸代理商對本報記者說。
禽流感之下,在資本市場板塊,多只口罩概念股上周備受追捧,申達股份(600626.SH)于4月2日漲停、天山紡織(000813.SZ)當日大漲6.56%、龍頭股份(600630.SH)上漲4.06%。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工程塑料國家工程中心秘書處主任張迎增在接受本報采訪說:“禽流感疫情的出現,對口罩的性能(包括口罩對塵埃和微粒的濾過性能,口罩對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濾過及抑制殺滅性能,口罩與人臉部的密合性能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對于普通口罩屬于大路貨而言,具有這些功能的口罩將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口罩的附加值也會相應得到較大提升。”
“環境在短期內很難得到大的改善,甚至會有繼續惡化的傾向,類似PM2.5和禽流感疫情之類的公共衛生事件將來仍會出現,因此這就給口罩行業向高科技轉型并持續發展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機遇,這對投資人無疑會產生很好的吸引力。”張迎增表示。
此前已有專家測算,未來5年,功能口罩市場的產值將不下百億。
民用市場的空白
根據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向本報獨家提供的數據,2012年防塵功能口罩在工業領域的銷售量為4.2億只,而防毒功能口罩在醫用領域的銷售量為1100萬只。而關于民用領域,目前幾乎無一機構可以給出確切數字。
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雷利民告訴本報記者,相比歐美市場,中國在功能口罩方面確實起步較晚,直到1995年后一些功能性的產品才逐漸引入國內。
“功能口罩過去來講主要集中在工業用途和醫用領域,以前國家一直把這類歸入‘勞動保護用品’的類別,后來才慢慢歸進‘個體安全防護’的品類里,這可以看出功能口罩此前始終是作為一種生產要素而存在,并非大眾消費品。”雷利民說。
目前,國內口罩消費市場的普通口罩多為純棉口罩,但據業內專家指出,這類口罩對禽流感等病毒防疫基本是無效的,因為普通純棉口罩缺少對顆粒和細菌過濾效率的要求。而功能口罩此前對民用市場而言,幾乎是一片空白。
“像H7N9,還有之前的PM2.5,都必須用N95以上的口罩防護才可能有效果,普通口罩是沒有隔離作用的。”雷利民指出。
上述臺灣口罩的大陸代理商說:“目前這個時段性比較敏感,許多經銷商過去(臺灣)提前掃貨,因為相對國內的口罩市場,臺灣的各項標準和質量要更好,現在工廠已是供不應求。”
雷利民說,在歐美和港臺,民用功能口罩的產業化程度比較高,很多好產品確實來自歐美。不過,他同時也表示,國內的一些廠商也已具備出產高質量功能口罩的實力。
根據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的監測,用于工業、醫用領域的功能口罩增長相對穩定,基本保持在每年10%-20%的增長率水平。而對于空白的民用消費市場而言,該協會認為,其增長速度必定會迅速擴大。
“雖然禽流感帶來的需求可能只是階段性的,但未來這個市場會很龐大。按每4人一個家庭來算,未來每年每個家庭可消耗的口罩不下十多只,所以這個市場的需求量會非常驚人。”雷利民認為。
今年3月,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膜技術與應用工程中心副主任任以偉曾對新型研發的功能口罩展望時表示,未來五年,這種口罩的市場價值預計可達100億元左右。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