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晚,停牌半年的*ST遠東公布重組預案:擬向17名自然人發行股份,購買其合計持有的華夏視覺、漢華易美100%股權,這也意味著首家互聯網文化創意企業重預案順利通過。通過A股借殼上市的華夏視覺、漢華易美估值總額達到24.9億元。
預案公告后眾多媒體都預測,遠東股份將轉型為一家專業從事視覺素材銷售、并提供相關增值服務的互聯網文化創意類上市公司。受到利好消息刺激,遠東股份股價表現搶眼,呈現連續漲停的態勢,一周連續五個一字漲停,周漲達60.96%。
創意圖像公司借殼上市,讓人們將目光投向了這一鮮為人知的市場領域。據新浪科技了解,華夏視覺、漢華易美其實是“視覺中國集團”旗下主要資產。他們到底是什么樣的公司,而“視覺素材”到底又是什么樣的生意?
一圖勝萬言的價值
說起全世界哪張圖片被瀏覽人次最多,答案肯定是微軟Windows XP系統桌面的默認背景,這張照片是自前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攝影師Charles O’Rear在1996年的攝影作品,攝于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索諾馬縣索諾馬谷。這張被全世界瀏覽最多次數的圖片購買價格據說僅次于克林頓擁抱萊溫斯基的圖片價格,超過4000萬美元。
據國外媒體報道,2008年8月美國著名的明星布拉德皮特夫婦的雙胞胎孩子照片通過全球最大的圖片公司蓋帝圖像在全球競價,最后美國People人物雜志以1000萬美元的驚人價格獲得全球獨家首發權。
新浪科技在獲得的一份關于“視覺中國集團產品介紹”PPT中看到這樣一個案例;某商業銀行在其圖庫中選擇一張長城圖片用于其信用卡卡面的主圖案。圖片授權的價格竟然高達20多萬人民幣。
據業內人士介紹,企業客戶將圖片用于企業產品設計、推廣、包裝的商業用途時,根據圖片使用的范疇、區域、時間以及是否獨家等因素,每張圖片價格往往高達數千元甚至上百萬。
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圖片業人士告訴新浪科技,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一位球迷拍到郭晶晶與霍啟剛戀情公布后首次一起觀看比賽的圖片,漢華易美第一時間獨家獲得該圖片,并以六位數的價格獨家首發權授權給一家香港媒體。
小小的圖片竟然能有數以億計的商業機會?
其實圖片市場在歐美發達國家由來已久,早期的圖片公司一般由攝影師成立,攝影師將拍攝好的照片經過底片拷貝復制,寄給全球的分銷代理,并將圖片印刷成圖冊提供給需要圖片的用戶,用戶在圖冊中選擇圖片,圖片商將復制的圖片拷貝提供給客戶用于印刷。整個過程成本高、手續繁瑣。
圖片行業在經歷了底片時代、CD時代最終過渡至數字互聯網時代,隨著數字網絡時代的到來,圖片成為最適合在互聯網上傳播乃至交易的數字產品。
在網絡時代,圖片、視頻已經超越文字成為網絡時代信息傳播的強勢媒介。而終端移動化、信息碎片化、傳播視覺化,這些媒體革命性變化讓“目光聚集的地方,金錢必將追隨”,廣告公司、媒體及商業機構在數字營銷以及可視化傳播方面,對圖片、視頻等視覺素材的需求劇增。
另一方面,便宜、高性能的數碼相機、攝像機及視頻編輯軟件,使得世界上數以百萬計的人們能夠以很低的成本創造高質量的圖片。
基于互聯網的圖像公司利用高科技的數據圖庫和高溢價能力牢牢把控著最頂級攝影師及圖像作品,并輔以互聯網及電商技術低成本運作。數字技術、互聯網技術顛覆重造了創意圖像行業,使其獲得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在中國,隨著視覺中國集團的借殼上市,這個獨特的生意模式也逐漸浮現在公眾視野。
視覺市場的大生意
根據公告顯示,華夏視覺和漢華易美在2010年、2011年、2012年的年收入(未經審計)分別約為1.4億元、1.5億元及1.8億元,實現凈利潤(未經審計)分別約為1139.5萬元、1971.85萬元及3782.77萬元,總體規模和利潤在國內同行且中均處于領先水平。2013 年、2014 年、2015 年 和 2016 年預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未經審核)分別為 7,564.18 萬元、 11,487.38 萬元、16,328.02 萬元和 22,341.27 萬元。
預案公布后,市場上也有不同的質疑的聲音,對如此快速的增長,市場空間是否足夠?企業的盈利能力為何能不斷提高?
根據LEK咨詢公司在2012年8月的研究報告,付費圖片庫市場預計將從2011年的40億美元增長到60億美元。其中,傳統市場將維持穩定,在2011年至2016年間市場規模將保持在23億美元。數字圖片庫市場(包括視頻)的規模預計每年增長15%-20%,到2016年將達到35億美元。
根據賽迪研究2013年6月發布的《中國圖像素材行業發展報告》,目前國內這一領域,全行業凈利潤水平在20%-25%之間,高于下游應用行業平均利潤, 而這一市場近兩年增長率超過40%。并預計,2013年這一市場規模有望攀上12億元人民幣,2015年市場規模將超過25億元人民幣。
根據公告顯示,作為行業的龍頭企業, 華夏視覺、漢華易美兩家公司在線擁有3000多萬張圖片,并以每月40多萬張的速度增加。并擁有7000多家的商業客戶,及4000多家的媒體客戶。
截至2012年12月31日,與華夏視覺、漢華易美簽訂協議的機構共145家,約占全部供應商數量的1.45%;簽約個人攝影師共 9870 人,約占全部供應商數量的98.55%。標的公司從供應商獲得銷售授權的視覺素材約占標的公司全部素材保有 量的87.19%,員工攝影師拍攝的視覺素材約占標的公司全部素材保有量的12.81%。
賽迪研究數據也顯示,視覺中國集團在商業圖像素材市場占有率超過50%、在編輯類圖片市場的占有率為30%。
行業人士認為,視覺中國集團已經建立了完善的數字圖片、視頻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通過內容資源、交易平臺整合了龐大的上游(攝影師、藝術家、供應商)和下游(企業、創意中介、媒體)的用戶資源,其盈利模式類似于互聯網電子商務領域的“天貓”,主要來自于作為“平臺”而收取的平臺費用。
與此同時,作為內容聚合以及銷售平臺,視覺中國集團控制了渠道,毛利率高達50%以上,且與海外同類企業相比仍然有上升空間。而且沒有物流、庫存成本,銷售成本極低。
從國外行業龍頭企業發展現狀來看,優勢企業基本都采取了“內容+平臺+服務”全價值鏈的競爭策略,還可以依托高粘性的內容交易平臺,通過服務內容的拓展,向客戶收取更高的服務費用。
比如通過委托定制拍攝、數字圖像數據庫管理、創意眾包服務以及整體解決方案等,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進而將原有的“交易服務”拓展成為綜合化的視覺創意服務,這也有利于企業最大化利潤水平。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