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御捷的產品下線,但直到2011年才拿到牌照。山東知名農用車生產商時風早在2007年就下線了自己的低速車產品,憑借其品牌和資金實力,迅速成為行業龍頭。御捷如何挑戰時風?張立平表示,御捷最大的優勢在于創始團隊和部分高管都來自汽車及其配件領域,對汽車特別是乘用車有比較深的理解,并按照乘用車的標準要求自己的低速車產品。
御捷及其他低速車品牌的代理商向《創業家》介紹,御捷早期能迅速打開市場首先是因為做工和外觀比較好,這正是時風當時欠缺的。王德倫介紹,御捷光在開模具上就花費1500萬元,車面按照汽車領域A級曲面的標準設計。
在吉利時,王德倫曾參與一款車的研發,他要求汽車的保險杠、內飾、座椅的部件全部由世界500強企業來配套,導致單車成本增加1500元,但王相信這可以使售價提高至少1萬元,且銷量會大增。結果證明,提升的不僅是售價和銷量,還有吉利的品牌。
王認為,御捷的車賣得比時風貴卻依然受歡迎,是因為定位準確:首先,車的內部空間按照老奧拓設計。如果尺寸做得很大,比較舒適,但續駛里程會降低,成本也偏高,不符合低速車市場要求。其次,整車突出輕量化設計,重量比時風輕250公斤。按照1噸鋼板4000元來算,每輛車成本節省1000元。更重要的是,因為車輕,同樣裝六塊電池,御捷的車能跑120公里,對手只能跑60公里。“一個是三天兩頭地換電池,一個是不換;一個是出去轉了一圈沒有電,一個轉了兩圈還有電。誰更有競爭力?”王問。
據《創業家》調查,3萬元左右的低速電動車比較受青睞,這恰是御捷主力車型的定價。這個價格完全可以買一輛汽車,人們之所以選擇低速車,除了不燒油后續成本低等經濟原因外,現階段低速車不查駕照,不用上牌,免去了一些復雜手續,尤受老年人歡迎 。御捷的這個定價也跟“奇瑞新能源”等轎車出身的競爭對手拉開了距離。奇瑞新能源2010年底就推出了自己的低速車,但一直走5萬元左右的高端路線,去年銷量僅5000輛左右,其副總經理張勇(微博)認為兩三萬的售價不僅影響奇瑞的品牌形象,也無法滿足客戶對舒適性、安全性的需求。“借鑒汽車領域先進的管理經驗,再融合摩托車行業的促銷手段”,御捷銷售副總裁鄭朝輝向《創業家》總結御捷的銷售模式。
鄭認為,低速車行業現在競爭無序、品牌雜亂,想要突圍必須從品牌入手。標準化店面并提升服務能力成為御捷樹立品牌的策略。去年下半年,御捷就開始要求經銷商進行統一的店面包裝。來自傳統車企的鄭希望從轎車領域有所借鑒,“服務理念可以移植,但服務手段要適當調整。比如汽車4S店會提供三到五種免費飲品供客人選擇,咱這里至少要給人家倒杯水”。
御捷的經銷商劉宗艷介紹,比起4S店“守株待兔”的賣車方法,他們經常會將車開進社區,甚至是城郊,“讓他們親身感受,即便不買,也會給周邊的人傳遞信息:曾經什么品牌來過,我試過,動力很強。”鄭認為,老年人愛聚集的特性容易讓這種體驗式營銷產生口碑效應。由于政策不確定及利潤較低,低速車并沒有像其他車企那樣鋪天蓋地打廣告,御捷只是在山東、河南、河北幾個衛視做了天氣預報的貼片——這三個省的銷量占其總銷量的六成左右。鄭朝輝現在更喜歡線下宣傳,在八月下旬山東國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展會上投入了100萬元,“按照汽車展臺的標準搭建”。他說,御捷近期平均每個月在宣傳推廣上支出200萬-300萬元。
1 何為低速車?
低速車比奇瑞的QQ還要小幾分, 最高速度40-80km/h, 續駛里程80-150km,售價2 萬—7 萬元。低速車產生于2007 年前后,山東出口企業受國外需求的啟發,將其轉內銷后迅速受到老年人的歡迎。山東省此類企業大大小小有300多家。御捷生產線。
歐盟L6e 類車輛標準:
空車重量不超過350kg ( 若是電動車, 該重量不含電池);最大設計車速不超過45km/h; 電動機最大連續額定功率不超過4kw。此外還有空車重量不超過400kg 的L7e 類車輛。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