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農村路線是我們一貫的思路和做法,過去因鄉鎮衛生院沒錢,沒人愿意做配送,近年來農村市場終端迅速走強,政府對基層終端的投入逐年增加,農村基層醫療的現金狀況明顯改觀,我們的業務不僅現款現貨,而且藥品銷量也在逐年增加。”福緣堂經理孫寶瑞表示。新醫改強調要大力發展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擴大了農村市場的藥品需求和份額,也為醫藥商業公司的市場擴容奠定了基礎。
相比之下,絕大多數在中高端市場夾縫中生存、以專供/調撥為主的中小快批商業公司,“由于他們不是某個區域市場的主流配送企業,自身又沒有足夠多的優勢品種,所以很難進入當地藥品集中配送的范圍,同時還容易受到第三方物流和連鎖藥店自建物流中心的沖擊,生存壓力巨大。”某業內人士說道。對他們而言,如何進行角色轉換和贏利模式的創新突破顯得至關重要。
對此,江西創世醫藥公司董事長石杰也感慨:“作為撫州地區一家中小商業公司,在藥品集中招標制度下,如不主動尋覓發展的新空間,我們的生意就只能寄托于能否被政府招標入圍,非常被動。”所以,變被地為主動,創世近兩年來一直在積極謀求轉型:除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技術、爭取成為大商業大物流在撫州地區的二級分銷商外,更重要的是實現網絡下沉,緊緊掌握終端,并逐步深入開發基層醫療市場。有了網絡資源,就有發言權,就能拿到與上游工業業務對接的代理權。拿多大的碗吃多大量的飯,如果將市場競爭比作一場戰斗的話,那么,企業所掌握的網絡資源,就是決定商業公司能在市場中分得一杯羹的“火力”。
托管社衛藥房價值重現
從去年開始,在河南及周邊省市,一種當地醫藥商業公司托管社區門診藥房的模式正在悄然興起。據河南醫保藥業公司市場管理部經理王亮介紹,這種模式類似于Cye.com.cn公立醫院的藥房托管,只是在操作上要簡單很多,因為醫改鼓勵社區門診以提高患者的就醫數量為前提,并在藥價、政策上予以扶持,導致目前社區門診無暇顧及藥房的管理。一些區域性商業企業利用良好的人際關系和政府關系,與這些社區門診簽訂藥房托管協議,其所使用藥品完全由這些商業公司壟斷性供貨,所產生利益按照一定比例分配。
“這些社區門診雖然月用藥量不大,但是整體規模效應和利潤空間都很可觀。”王亮指出,社區門診用藥主要以普藥和新普藥為主,藥房托管后對藥價有一定的限制,對于日常就醫的患者是個利好。而醫藥公司在單個社區門診的藥品銷售量與公立醫院差距很大,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但規模效應和市場影響力較大。
針對社區門診為主題的藥房托管形式,可謂把握了差異化和政策導向。從大的方面講,可以加速城市社區醫療機構的醫藥分家;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醫藥商業公司針對大醫院、藥店、第三終端市場直銷的沖擊,有效分流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形成細分市場的做大做強。所以,“對許多無競爭優勢和區域市場優勢的中小商業企業而言,托管社衛藥房可以說是未來掘金的一片新藍海。”王亮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