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健全商業模式才是制勝關鍵
cye.com.cn
時間:2010-5-26 20:42:04 來源:通信信息報
作者:張春鵬 我來說兩句 |
|
 |
|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之前,各企業在產業鏈上各自的領域內對客戶的錢包和注意力進行競爭,如電信運營商之間對通信費的競爭、終端廠商對客戶終端消費的競爭,內容商對信息費的競爭。未來新的行業發展態勢(FMC、ICT)等,注定企業必須聯合產業鏈上下游,而這實質是對客戶錢包的總體份額的控制與爭奪,如果企業不能通過產業鏈上的協同來掌握客戶的錢包份額,即會被競爭拋棄。目前移動運營商已經在定制終端上開始進入終端領域,09年已經達到終端總體規模的40%左右的水平。
客戶界面的爭奪是當前企業在移動互聯網上最直接的戰場掌握客戶錢包和贏得客戶注意力的前提是爭奪客戶界面。電信運營商、手機廠商、互聯網企業等等紛紛為獲得客戶界面而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歸納起來分別是基于自身的四種優勢:客戶資源優勢、品牌與技術優勢、業務優勢、產業鏈優勢。
擁有客戶資源優勢的企業包括電信運營商和騰訊等互聯網企業。截止2009年底,中國的移動用戶數為7.46億,其中中國移動占有5.22億,騰訊注冊用戶數突破10億,同時在線用戶數突破1億,同時。這些擁有客戶資源的企業,發展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業務提供的先機,并且因為擁有客戶資源優勢,對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也更有話語權,其他企業也會更想搭上分享客戶錢包的便車。
擁有品牌與技術優勢的企業包括微軟、Google與APPLE等。他們通過自身品牌的影響力,通過引領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先進性,通過在移動互聯網應用領域,如終端、電子書、郵件、程序商店、操作系統、搜索等應用領域產品線的開發,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打造輿論,先聲奪人,建立良好的客戶感知。
擁有業務優勢的企業包括騰訊、新浪、搜狐等互聯網企業。即時通訊、網站瀏覽、博客等互聯網業務天然具備向移動互聯網延伸的特性。如騰訊的客戶端、新浪微博等,在固定互聯網上對業務建立的使用行為以及業務的運營經驗,可以復制到移動互聯網,形成在移動互聯網上的競爭優勢。尤其值得關注的像騰訊這樣的企業,即具備客戶資源優勢,又具備業務優勢,因此它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發展的初期,具備不容小覷的核心競爭力。
擁有產業鏈優勢的企業包括聯想等民族企業。國家對于民族企業的發展必將會有政策的傾斜以及資源的傾斜。2010年4月19日,聯想高調進行移動互聯網戰略暨新品發布會,并宣稱聯想最大的優勢就在于“聯想在中國”,政府、電信運營商、互聯網企業在民族企業的影響力下,必定會給予一些特殊的支持。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