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看來,在商業利益的驅使下,互聯網拼搶微博的大戰趨于白熱化。作為后來者,搜狐要發動微博戰役,一方面要靠搜狐現有的品牌聚集能夠產生高品質信息的微博作者,產生大量的優質內容和交流好的氛圍,從而吸引普通用戶去訂閱、收看、互動;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搜狐的存量資源、強大的門戶矩陣資源,比如博客、ChinaRen、17173、焦點網等,形成良性互補。
實際上,對于用戶來說,微博大戰是受到歡迎的。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是靠市場化競爭的道路發展起來的,而搜狐與新浪的微博大戰,最終受益的將是用戶。
早在2007年,搜狐和新浪曾經帶頭在互聯網業內掀起了一場“博客大戰”,騰訊、網易也都紛紛殺入。斗爭的手段無非是“博客搬家”,以高薪挖優質名人博客,這是一種并不怎么光彩的手段。盡管斗爭過程并不陽光,但斗爭的結果卻是,博客成為互聯網信息發布的重要平臺之一,成為2.0時代網民最有效的表達思想和信息的手段之一。
與那場博客大戰所不同的是,微博大戰的戰場不僅在電腦上,還開辟了手機這一新興領域。手機用戶登錄和使用微博的比例越來越高,“碎片化”的使用習慣將使微博用戶們更加高頻率的更新。
因此,對于這場微博大戰,人們所寄予的希望是能夠降低微博的使用門檻,提高微博的用戶感受,最終成就微博在手機時代的主力軍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