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在國內的團購網站中,不少團購網站也相繼迎來了被注資的熱潮。今年5月份,5151團購網獲得了超過2000萬元的風險投資,而24券創始人杜一楠也在當月宣布再獲百萬元天使投資,除此之外,酷團網、拉手網也在6月份相繼贏得投資方的青睞,其中,酷團網至今共獲得兩輪風投,共1800萬元。
然而,相比國內超過400家的團購網站,如今獲得風投垂青的團購網站卻屈指可數,絕大多數團購網站依然是處于等待階段。其中,前谷歌大中華區總裁、現任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此前便明確表態,暫時不會投資團購網站。
有業內人士指出,盡管如今團購網站所涉及的相當廣泛,涵蓋了幾乎生活消費的各個方面,包括美食、美容、健身、演唱會等,但在行業發展初期,團購網站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便是如何從同質化的服務競爭中脫穎而出。
“團購網站大體有幾條路可以走,一是融資做大做強,譬如Groupon,二是做到一定程度被收購,三是經營不善直接倒閉。”有互聯網資深人士如是分析。據悉,繼今年5月收購德國同類網站Citydeal后,Groupon于6月份再度宣布收購了智利交易網站ClanDescuento,并將在巴西開設一個名為ClubeUrbano的新網站,進軍拉美市場。
●消費糾紛時有發生
提前付款的方式令消費者吃悶虧
不過,團購網站所需面臨的線上與線下資源的整合難題還遠遠不止于此,特別是網民“下單不付賬”的尷尬局面在各家團購網站中也比比皆是,潘文偉向Cye.com.cn記者坦言,由于目前團購網站所提供的支付方式基本都是線上的,包括支付寶、財富通、快錢、網銀等,而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消費者參與團購積極性。
“我們現在正在研究如何讓用戶更快完成團購的流程,譬如說讓消費者可以通過不用網上支付工具的方式來付款等。”潘文偉表示,對于團購網站而言,消費者提前付款是團購網站能夠將團購順利進行的前提。
然而,對于大多消費者來說,已經逐漸習慣了“貨到付款”或者“消費完再付款”的付費方式,如今團購網站需要提前付款的形式明顯不夠人性化。“一旦出現低價團購而來的商品遠低于自己的期望值,那么,對于消費者來說,更多的只能吃悶虧。”
期間,早在今年6月份,1288團購網站因合作廠家在收到預付團購款后并沒有進行發貨,直接導致參與此次團購的消費者無法即時要回團購款,不得已組團討還預付款;而作為千橡集團旗下的“糯米網”則被網友爆出首期“40元雙人暑期超值盡享!原價176元JackieChan耀萊國際影城套餐”團購項目貨不對板。
有互聯網分析人士坦言,由于團購的商品并非即時消費,意味著消費者對團購商品的評價會出現明顯的滯后性,特別是當消費者開始要進行評價時,某項團購項目已經基本結束,無法對該團購項目產生直接的影響,為此,網站團購商品的評估以及付費體系依然值得業界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