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的文章中講述了他在1998年初與雅虎第一次會面的故事。他向雅虎提出“營收循環”的概念,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從雅虎的搜索流量中獲取更多的價值,但令人驚訝的是,雅虎“似乎并不在意。”不過雅虎收購了Viaweb。后來在雅虎工作時,格雷厄姆親眼目睹了雅虎對搜索的戰略價值的忽視:他們認為那僅占雅虎總流量的6%。“只要他們的客戶為旗幟廣告開出了大額支票,他們就不把搜索業務認真當回事來看。”
格雷厄姆謙虛地說:“當時我自己也沒有意識到搜索流量有多大價值。”恰恰相反,我記得很清楚:1997年時我與格雷厄姆坐在一起討論過,我們一致認為,在互聯網上最寶貴的、最具戰略地位的就是搜索了,我記得我還想過一起聯手,把我們合并后的公司出售給雅虎。為什么他和我看到了搜索的重要性,而雅虎這么一家搜索引擎公司本身卻沒有看到呢?那是因為我們有一個獨特的優勢:背景。我們的客戶是一些渴望被雅虎搜索結果列在顯眼位置上的小型企業,我們每天都在跟他們交流,而雅虎當時甚至都不承認他們是客戶。
但是,我們都不是領悟到搜索的真正價值的第一人。
在那之前幾年,巴尼斯特在學生宿舍里成立了一家公司Submit-It,幫助網站站長提交網址到多個搜索引擎和目錄。巴尼斯特看到他們客戶們非常希望在搜索結果中獲得顯眼的位置,到 1996年,他天才般地構思出一個被他稱為“關鍵詞”的理念:銷售搜索結果列表,讓客戶對列表中的位置進行競標。這個模式和今天的AdWords或多或少有些像。巴尼斯特開始向大家兜售這個理念,有些人很欣賞這個理念,其中就包括IdeaLa的比爾·格羅斯(Bill Gross),以及LinkExchange的托尼·謝(Tony Hsieh)、桑杰·馬丹(Sanjay Madan)和我。
比爾·格羅斯顯然看到了這個理念的美好前景:他在1998年推出了Goto.com(就是后來的Overture,現在歸屬雅虎旗下)。
由于背景關系,托尼、桑杰和我也喜歡這個主意。 LinkExchange為將近100萬家小網站的站長提供產生流量的服務。每一天我們的客戶都在發電子郵件給我們:“你能幫忙把我的網站列在雅虎搜索結果中的顯眼位置上嗎?”這讓我們自然而然地意識到,對某個搜索查詢的最佳位置進行拍賣是個非常高明的主意(也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LinkExchange收購了Submit-it,而我執迷地想要實現巴尼斯特勾畫出的藍圖,我決定通過跟頂級搜索引擎合作來實現它,先從巨頭雅虎開始。
我們去向雅虎兜售按位置收費和在搜索結果旁邊做關鍵詞廣告的主意,從1997年到2000年間,去了十多次。盡管一再遭受拒絕,在每次找到新的方式展示這個理念,或是找到新的數據來支持它的巨大贏利機會時,我們仍然會去向雅虎管理層中的每個人宣揚它,可惜一切都是枉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