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盈利模式的危機感
李易說,盛大電子書998元的價格,讓電子書企業感到難堪的原因是,本土企業目前還只能靠硬件終端賺錢,內容盈利模式還沒有形成。
而這也是本土電子書主力產品在上游元器件價格大幅降低的條件下,仍維持在1500元以上較高價位的原因。它們對于亞馬遜、盛大的價格動作充滿了危機感,生怕這一局面讓它們失去飯碗。
亞馬遜自然已經以內容為盈利模式。丁輝文認為,其全球終端銷量累計已經超過百萬臺級別,這可以支持內容盈利模式的建立。這也是亞馬遜敢于將終端降至1000元以下的原因。
而截至目前,漢王、易博士、翰林等電子書企業,都只是建立起一個普通的電子書城。它們認為,假以時日,將可以挑戰亞馬遜的市場地位。
但是,中國電子書產業元老人物翰林創始人、南開大學軟件學院院長李慶誠認為,這都是浪費產業資源的行為,中國應該充分利用水平分工模式,集中資源挑戰亞馬遜、蘋果。
“Kindle的銷量超過了紙書,這是一個陰謀。”他說,亞馬遜電子書的銷量中,包括電子書內容、分布在蘋果iPad、iPhone等終端之上的軟件,這是一個產業鏈,海外的索尼,被這種陰謀蒙蔽得“半死不活”。
李慶誠說,漢王之類的公司,還在那里布局平臺,事實上,內容運營與漢王們關系不大,搞不好會成為包袱。至于方正,由于多年來游移不定,結果到現在,“有那么多好的資源,也生不出一個好孩子”。
李易也認為,陳天橋的商業智慧在這一局面下體現出來。目前,至少在中國電子書產業鏈上,很難再度找到如盛大一樣擁有諸多內容資源優勢的互聯網企業,在內容為王的時代,陳天橋似乎有資格定義終端產品,甚至影響上游核心元器件市場,就像喬布斯一樣。
截至目前,盛大擁有網絡游戲、視頻、音樂、文學等多種內容資源,并且開始建立起一種垂直整合的產業模式。其中,僅盛大文學云中書城便擁有600億字原創文學內容、300萬部版權作品、1000余種電子期刊雜志。電子書,似乎有望成為陳天橋繼失敗的盒子之后打造娛樂帝國的新利器。
不過,說到借助電子書整合內容,李易認為,陳天橋選錯了東西,他應該跟喬布斯打一仗,而不是跟劉迎建一幫人內斗。因為,電子書屬于深度閱讀工具,與帶有閱讀功能的娛樂終端不同,目前根本無法將盛大旗下網游、視頻、音樂、文學資源完全整合到一起。
“或者陳天橋在等待產業成熟,但是時間不等人。我敢斷言,電子書一定會成為盛大的過渡性產品,甚至補充性產品。”李易說,從盛大電子書推出的周期、遲疑、定價策略方面看,讓人很難相信這是盛大集團自上而下式的戰略。
李慶誠認為,即便盛大接下來強力去推電子書業務,也將遭遇許多阻力。因為,盛大文學內容主要是言情、奇幻題材,從年齡段上看,大多屬于青春期人群,不可能深度閱讀,從終端看,更適合智能手機的碎片閱讀。
盛大電子書城的發展現狀似乎印證了這一觀點。截至目前,已開放上線近半年的“云中書城”,目前僅發展了漢王、愛國者兩家終端企業參與合作,且合作范圍較小。而侯小強也坦陳,電子書中的內容,初期90%以上都要免費。
李慶誠補充說,盛大單一的網絡文學根本支撐不起一種專業的電子書終端。漢王董事長劉迎建從側面補充了這一觀點。他舉例說,網絡文學多是文本格式,適合5英寸以下的終端,而5英寸到7英寸,則能充分顯示傳統圖書的內容。
“當然,說到報紙,由于目前大多是PDF格式,5英寸到7英寸的電子書閱讀效果還不夠好,這也是蘋果iPad能分流報紙市場的主要原因之一。”劉迎建坦陳,公司接下來也將推出9英寸的電子書,借此建立新的閱讀模式。
盡管距離亞馬遜的模式尚遠,李易仍然很樂觀。他說,目前這種盈利模式主要靠電子書企業推動,而不是本土內容廠家尤其是傳統出版社的主動變革。一旦中國580家出版社的危機意識調動起來,海外的亞馬遜們一定會被本土的電子書企業淹沒。
有國外媒體斷言,傳統圖書內容資源,決定了中國將成為未來全球電子書產業的強國。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