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作為體驗提供者的O2O
O2O更大的潛力在于體驗。
40年前,托夫勒就預言制造業、服務業之后,體驗業將是產業升級的方向。10年前,這個預言開始在世界范圍成為現實。如今,電子商務僅僅滿足于賣貨物、賣服務已經不夠了,它能不能賣體驗,以獲得更高附加值呢?
O2O很可能就是一個答案。O2O適合那些面對面“親自”接受的體驗型服務。例如,親自會朋友、親自下館子、親自健身、親自看劇場演出、親自美容美發等。這些特別適合到店消費的服務,都不能在線完成,又都具有體驗的性質。這正是O2O發揮優勢的舞臺。
從宏觀上看,未來5年,中國服務業的GDP占有率將超過制造業,有一種看法甚至認為:“如果把商品塞到箱子里送到消費者面前的網上銷量有5000億,那么生活服務類的網上銷量會達到萬億”。O2O對于推動電子商務從銷售貨物,向提供服務和體驗轉變,將起到推動作用,自身也會順勢而上,提高電子商務服務業在產業鏈和價值鏈上的位勢。
二、從商業模式看:O2O做事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我們按雷克漢姆和德文森蒂斯在《銷售的革命》中對基本銷售類型的劃分,將O2O劃分為交易型銷售(對應波特的成本領先競爭戰略)與顧問型銷售(對應波特的差異化競爭戰略),來看O2O的所長所短。
交易型O2O銷售模式:團購的優勢與弱點
國內迅速發展的O2O模式中,Groupon網絡團購較為突出,具有代表性。
團購從競爭戰略上可以歸類為成本領先型,是一種以打價格戰為主的商業模式,其突出的優勢體現在交易型銷售中的打折銷售上,適合當前國內行業中間環節不透明、存在暴利的領域。
團購型的O2O通過打折、提供信息、服務預訂等方式,把線下商店的消息推送給互聯網用戶,組織其抱團采購,從而將他們轉換為線下顧客。
交易型銷售有兩個特點,第一,產品同質化,要抱團采購,產品就不能差異太大;第二,價格幾乎是交易的唯一焦點。這在團購中都充分體現出來。
團購型的O2O還有一些特殊的問題:第一,對O2O來說,先付錢才能消費,加大了維權的難度。O2O線上如果是第三方難以控制線下服務的質量,將來一旦出現糾紛如何協調,對各方都是考驗。同優惠券這種更靈活的方式相比,明顯不占上風。第二,對價格來說,線下價格如果與線上價格相同,顧客會想,我為什么不直接到店里,看了貨才決定交不交錢,買不買貨;如果線下價格與線上價格不一致,店家會權衡到底是線下的顧客流量大,還是線上的顧客流量大,以決定得罪誰,吸引誰。這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
交易型O2O銷售模式最大的制約因素是,市場一旦渡過粗放期,利潤就失去保障。因此只適合存在暴利的粗放市場。
顧問型O2O銷售模式:強化品牌、廣告和體驗
顧問型銷售與交易型銷售相反,它考慮的核心不是成本,而是利潤。顧問型銷售的法則包括:產品或服務與競爭產品有所差別;產品或服務按客戶需要細分或定制; 客戶對產品或服務如何提供解決方案或增加價值并不是完全了解;產品或服務要讓人感到以客戶為中心;產品或服務的較高成本可以被證明是合理的。
以“O2O聯動”為目標的福建七匹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原先是一家擁有3000多家線下實體店鋪的傳統服裝企業,從去年開始,開始進行線上營銷。據董事長周少雄預計,今年在線零售收入占比將達到10%。按照該公司去年21億元的收入規模推算,電商業務今年將超過2億元。
七匹狼的營銷戰略建立在產品差異化、服務差異化基礎上。七匹狼為了避免同質性,采用了差異化營銷的手法。在產品上,七匹狼對相同的產品用營銷方式進行區隔,相同的營銷方式用產品進行區隔。比如有50款銷量超過800件以上的T恤,就要把款式分配給各個分銷商。不同店鋪20%-30%的產品都是有區隔度的;在服務上,對分銷商按電子商務的7大塊基礎點分拆出來,使服務差異化。
此外,O2O模式在品牌營銷、廣告營銷和體驗營銷三個方面,具有滿足顧問型銷售的優勢。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