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商業模式已經成為中國的潮流名詞,你具備創業的潛質嗎?創業不單是為了賺錢,還有很多賺錢之外的事情,看看創業的新商業模式吧!
先請大家回答以下五個問題:
1、你是否每年必須有至少三周的帶薪假期?
2、你是否渴望擺脫天天加班加點的工作壓力?
3、你是否會因為每個月沒有固定工資而感到焦慮?
4、你是否凡事都需要得到朋友、伙伴、家人、上級領導的點頭贊同?
5、你是否容忍社會上的種種不合理現象,因為總有一天會有(別)人去改變的?
如果你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答案為“是”,那你基本不具備社會創業者的素質。如果你的大部分回答為“不”,那么恭喜你,你具備非常人所具有的社會創業者的潛質。
“社會創業者”和一般意義的創業者在許多方面是類似的,他們為了一個“idea”廢寢忘食,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赴湯蹈火,他們組織團隊、設定里程碑、融資、開發項目、追求效益來改變世界。但是他們各自的創業目的略有不同,一個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獲取人類生態的“更高價值”,另一個可能僅是為了賺取商業利潤。
下面讓我們舉些例子來看。
格萊珉銀行(Grameen Bank)
格萊珉銀行也稱為“窮人銀行”,創辦者尤努斯博士(MuhammadYunus)是一位極富創新精神的穆斯林創業者,也是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留學美國并獲經濟學博士的尤努斯回到孟加拉國國后,任教于吉大港大學經濟系。1974年,蔓延孟加拉國的大饑荒使成千上萬人喪生,這使尤努斯深感心靈的震撼,他無法用經濟學理論向學生解釋貧窮的現實,決定重新做一名學生,拋棄理論教科書,深入到鄉村去實地研究窮人現實生活中出現的經濟學問題。
一天,尤努斯在喬布拉村,遇到了一位以制作竹凳為生的年輕母親索菲亞。為了制作這些小商品,她每天需要大約22美分來購買塬材料,可是她分無分文,為了養家煳口,只能向銷售這些小產品的中間商借錢。作為借款的代價,她必須把制作好的產品按既定的價格賣給這些中間商,最后留給她的報酬僅僅兩美分。而如果索菲亞自己有錢買塬材料,她的勞動成果可以獲得比此高出6-10倍的收入!
索菲亞的艱辛生活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永無盡頭。尤努斯想,如果索菲亞能夠獲得貸款,她就能夠從中間商手中解脫出來,把生產的產品直接銷售給Cye客戶,最后走出困境,并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是,中間商為了控制她,是不愿意借錢給她的,從而使索菲亞創造的財富為他們所占有。為什么索菲亞不能以一個合理的利率借到22美分?問題就在于沒有一個有效的金融組織和一個能夠幫助窮人走出困境的金融機構。創業的想法就這樣萌生出來了,“貸款是人類的一種生存權利”——這就是尤努斯建立格萊珉銀行的初衷。
1976年,格萊珉銀行在孟加拉國的喬布拉村誕生,它顛覆了幾百年來銀行業的塬始規則,破天荒第一次借貸給無扺押擔保的窮人。格萊珉銀行是如何利用金融工具救助那些被遺忘的人們,同時實現贏利與防范風險的呢?秘訣是:對“窮人”進行重新定義,創新、創新、創新!
“窮人是金融界的藍海”
在絕大多數國家,窮人被視為“金融界不可接觸者”,銀行不是為赤貧者服務的。然而尤努斯則認為“貸款是一種人類生存權利”,專注把格萊珉銀行業務拓展到窮人的藍海當中去,通過貸款來幫助窮人改變命運。
“人人都希望活得更好”
尤努斯堅信,所有人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生存技能。窮人們能活著,證明了他們有生存的能力。格萊珉銀行要幫助他們活得更好,即讓窮人能得到貸款,去最大限度地利用他們現有的技能——編結、脫粒、養殖等,擴大他們賺錢的能力,繼而轉變成為一把開啟一系列其他能力的鑰匙,逐步走向富裕。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