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閃回:近日,福州多個圓通區域加盟商停工,造成每天兩三萬派件無法送達。圓通試圖出資一兩百萬,將福州鼓樓區、晉安區、臺江區等站點收回變成直營,但這一模式的變革卻遭到了不少加盟商的反對。
雖然目前圓通在全國主要還是采取加盟商模式,但在上海、北京、廣州等幾大經濟發達城市已經率先變為直營模式。有業內人士稱,國外沒有一家知名的快遞公司是加盟模式,國內快遞業的這場變革將會持續5—10年,而現在才剛剛開始。
據《 21世紀經濟報道》
在通過加盟模式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后,企業為使其“資本”利益最大化,對旗下門店進行大刀闊斧的收購或整改,實現加盟向直營的過渡這樣的案例在國內并不少見,如中國知名男裝品牌雅戈爾、餐飲業的小肥羊和天津狗不理都已經從原先的特許經營模式走向直營。
企業為何愿意不顧“陣痛”,花巨額資金轉變經營模式?特許經營和直營的區別在哪里?面對這兩種模式,企業又該如何選擇?本期商學院將協同專家與教授,就“特許經營”和“直營”兩種模式進行探討,幫助企業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
股權關系不同成為特許經營和直營的最大區別
馮鵬程:特許經營和直營最大的不同體現在產權關系上。簡單來說,特許經營模式是依靠特許經營授權商與受許者之間簽署合同,明確責任與義務,使受許者通過資金投入,獲得使用總公司商標與知識產權的權利,是新興的現代商業經營組織方式,類似于加盟形式,產權關系上與總公司無直接關系。而直營門店和總公司之間是上下級的關系,雙方存在股權關系。
金通:直營連鎖指總公司直接經營的連鎖店,即由公司總部直接經營、投資、管理各個零售點的經營形態。特許經營是指特許經營權擁有者以合同約定的形式,允許被特許經營者有償使用其名稱、商標、專有技術、產品及運作管理經驗等從事經營活動的商業經營模式。
特許經營與連鎖經營在產權構成、管理模式、經營領域(連鎖多限于商業和服務)、法律關系和限制方式(虛擬經營利用多種社會資源)等方面都存在區別。
馬良華:特許經營的連鎖店或經營網點的投資、經營和管理者是申請加盟者,特許權所有人從形象、品牌、聲譽等自身利益的維護出發對被特許經營者進行約束監督,并在培訓、技術、經驗等等方面給予指導和支持,并收取特許經營費用。特許加盟店的人事和財務關系相互獨立,特許人無權進行干涉。而直營連鎖的投資、經營和管理者是總公司,總公司對各連鎖店(分店)擁有所有權和具體事務決定權。此外,特許經營的連鎖店或經營網點的經營風險一般由被特許人承擔。直營連鎖的投資、經營風險一般由總公司承擔。
認清兩種模式的利弊
馮鵬程: 前兩年,在中國特許連鎖領域頻頻出現“轉直營”的勢頭。較早開始特許經營的男裝品牌雅戈爾,原先共有3000多家門店,其中絕大多數是加盟店,但現在只保留了200家左右業績較好的加盟店,其他全部改為直營店。餐飲行業的天津狗不理表示更是要不惜重金提前收回全國70多家加盟店的經營許可權。小肥羊品牌企業因為市場發展的需要,通過眾多的加盟商擴大了聲勢,提高了品牌影響力,之后,為了使“資本”利益得到最大化,從2002年到2007年,小肥羊對全國的加盟店進行調查,對于有問題的加盟店采取關閉、整改和收購等手段進行整頓。
我認為,直營連鎖經營模式的企業更受到投資機構的偏愛,采用直營連鎖經營模式的企業,總部采取縱深式管理方法,具有系統性,在產品采購、廣告、企業人員、經營方針上都有統一化的管理,具有控制力,更容易獲得投資機構的融資,使企業得到擴張。
而特許經營模式會導致總公司的控制力不足。一方面,控制不嚴,雖然加盟商數量上增多了,但是良莠不齊,質量不能保證;另一方面,沒有直接的產權、股權關系的制約,導致大量騙取加盟費的皮包公司魚目混珠于市場中。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