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樓是地方網站的標桿,在該領域19樓的收入、流量、影響力都排名第一。據悉,2012年19樓的營收達億元上下,其中婚慶行業收入達4000萬元。既為標桿,如何學習呢?業界有先例:化龍巷創始人錢鈺,學西祠而得其名,學19樓而得其形,學籬笆知行業選擇,學house365通行業運作。然而,唐代大書畫家李思訓言:“似我者俗,學我者死”。每年不下幾十家大小官媒去杭州取經,每年不下百家草根網站抄襲19樓模版,為何成功者寥寥?為什么19樓你學不會?
一、19樓的背景你學不會!
每年在寧哲網絡官網上都有這樣的問題:我有某某報紙的版面資源,我有某某電視臺的節目資源,我能否像19樓那樣在一個城市建立起我的地方網站呢?
每年都有不下上百家都市報的業務會議上,都在討論如何通過“報網互動”開辟新媒體業務。
當前新媒體業務用戶超過3千萬的報社不下5家,但是這與全國都市報的數量相比,成功幾率不到1%。而私營企業通過都市報或者電視臺資源起步的,更是沒有先例。
于是我們開始思考這個命題:報網互動到底有沒有用?
答案:有用,但是只有這一個資源構不成19樓。19樓的成功還需要兩大因素:
1、19樓起步時的互聯網機遇。大凡已經做出一定基礎的地方社區,起步期都在2003年——2008年。那個時代,本地社區資源稀缺,微博等社區形態還沒出現。
2、改制。杭州的互聯網環境帶來了開明的報社政策,19樓完成基礎建設之后迅速改制,這一方面是斷奶,另一方面是擺脫束縛。從此擁有一方新的天地。
19樓的背景你學不會!縱然你有報紙、電視資源,你不一定有時代機遇!即便你有報紙的奶水,你不敢砸爛自己的鐵飯碗!就算你敢砸爛鐵飯碗,報社也不愿意給你自由!
——這,難道是一句報網互動就能解決的問題嗎?
二、19樓的產品你學不會!
2010年起風靡地方社區領域的個人中心,迄今為止僅僅在19樓實現。19樓“好店”的前身是BB大賣場,現在以簡潔單一的產品體現。在所有成規模的地方網站中,19樓的產品架構最為簡潔。簡潔的背后是大膽,因為包含著巨大的試錯風險。
對于百萬流量的地方網站,你還學不好19樓的個人中心;對于幾十萬流量的地方社區,你千萬不要學19樓好店,學者必死!
杭州一方水土孕育的設計人才,對于其他地區而言又是可望而不可及【創業網Cye.com.cn】。
因此,千萬級流量支撐的產品,頂級設計團隊鑄成的用戶體驗,這是19樓的特質。你最好觀望,觀摩,而不是動手學習。你該去思考的是自己有什么特色,而不是19樓有什么產品。換個思維,我不學19樓的產品行不行?當然可以!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