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零售業務正在急速發展。在2012年感恩節假期后的第一個網購促銷工作日里,消費者在線消費的金額高達約14.6億美元。這種現象,讓風投資本家們開始重視那些高速發展的在線電子商務初創公司。
但是,許多電子商務初創公司,私募集團,以及風投資本家們,他們并沒有認識到,一旦電子零售商每日的交易量超過某一數量級以后,他們的第三方物流(3PL)提供商往往無法跟上銷售快速前進的腳步。在大多數情況下,成功的電子商務初創公司發展的如此之快,以至于他們訂單量已經遠遠超過了企業現有資源以及業務實施流程的處理能力。
對任何投資公司而言,把2000萬到4億美元的資金投給一個可擴展能力不強的電子商務初創公司,顯然不是一個有吸引力的選擇。因此,為了慎重起見,在確定進行下一輪投資之前,風投資本家還有股權合作商們需要合理的評估與電商有合作關系的第三方物流供應商的業務能力。
評估第三方物流是否具有可擴展能力
實際上,任何投資人在對電子商務初創公司投資時,都應該仔細評估第三方物流的可擴展能力。通過詢問這些電商幾個問題,投資人就能更好的判斷這些零售商的物流提供商是否有能力擴展其業務交易量,以適應快速發展的零售電子商務業務。
l 第三方物流是否具有行業經驗,他們是否服務過規模較大的在線零售商?
在物流行業里,企業能力之間還是有明顯差距的。大多數第三方物流提供商有能力為每日150個訂單量,約500萬美元級別的零售商提供基礎設施服務支持。但是從投資者的角度而言,第三方物流商必須要有處理在線零售“曲棍”式增長的能力。因為,一旦電商的業務從其早期規模激增到5000萬美元的規模,他們必然會要求相應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可以應付的得心應手,而且無需再新增投入其他基礎設施。
l 第三方物流是否能持續為其服務的電商提供關鍵績效評估指標?
一個健康且可持續的第三方物流關系,必然依賴于一種可計量的關鍵績效評估方法。盡管第三方物流管理團隊往往會關注一些可計量評估的重要性,但是真正重要的是,物流提供商是否有能力定期向電商和投資人提供關鍵性的績效評估指標數據。許多小型第三方物流并沒有強大的數據報告服務能力,提供關鍵績效評估指標數據的能力,也是判斷第三方物流是否有能力處理更大級別的業務交易量的一項重要指標。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