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這個時代,如果發生了什么事,Twitter一定是人們所討論信息的重要來源。而且它也是現場報道的主要新聞來源。《紐約時報》、CNN或許多其他主流媒體報道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前,關于此事的一條消息已經在Twitter上瘋狂傳播開來。
但是,Twitter這一新聞傳播機器卻不可避免地變了味。這兒成了錯誤信息傳播的平臺,惡作劇般的消息和誤解泛濫成災。主流媒體的錯誤報道導致Twitter上充滿了濃厚又險惡的戰爭濃霧,流言的漩渦并沒有讓事實更清晰,反而更加讓人們迷惑不清。但起碼錯誤信息的意圖是好的,比這更糟糕的是簡短的即時權威意見。夸夸其談的人等不到拿出理論論據,就開始指責、揣測。這對任何人都沒有一點益處。
一場災難發生后5分鐘內Twitter做出的貢獻最大,12小時后就開始幫倒忙。——馬特·羅勒(@rolldiggity)2013年4月15日
悲劇(尤其是兇殘的悲劇)發生時,人們會傾向于利用它來證明自己擁有正確的世界觀,正如人們開始利用Twitter來將死者和殘缺的尸體轉變為在預先存在的信念下的腳手架。無論人們的目的是急切地問責,還是懷疑事件的動機,或是表現出“我早就告訴過你”的態度,區別都不大。這些行為都十分惡劣。如果這種言論出現在隔日的專欄中,那影響會相當糟;但如果是悲劇發生后即刻發出的140字未經編輯的推特消息,那簡直是毒藥。
“如果說不出什么好話,就干脆別說。”—艾瑞卡·豪爾(@mulegirl)2013月4月15日
大規模的暴力事件會引起我們本能的恐懼和憤怒。我們會很自然地感到憤怒、悲傷、想要報復。我們也會很自然地想要和其他人交談,表達自己悲傷、憤怒的情感。但Twitter卻尤其不是表達的最佳地點。這種短小的不斷更新的信息本身就是不理智的。你的表達缺少面部或者聲音變化這種細微的差別。即使是出于好意的安慰或憐憫也可能會被曲解。當影響范圍很廣的惡劣事件發生時,閉嘴不言常常是相當好的策略。當你覺得有欲望在眾人議論時發表言論并用自己觀點說服他人、或對某些情況做出評價時,最好還是先停一下。
悲劇發生時,Twitter應該進入Quaker模式。要么閉嘴,要么說點有意義的。—邁克·蒙特歐(@Mike_FTW)2013月4月15日
Quaker會議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做是Twitter的對立面。小組先確定一個要討論的問題,之后見面時先保持沉默,并且鼓勵小組成員只在有靈感時才發言,這樣就能保證說的話有意義。有時這種會議會一直在沉默中進行,沒有一個成員說話。我們得安靜地考慮考慮。
 |
|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