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個有著14年企業經營史的企業家,請不要再把我看作一個明星偶像。”已經從人們視線中淡出多年,昔日奪得106塊金牌的體操王子李寧又重新站到了臺前,說這話的時候是在2004年6月李寧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而舉行的招股說明會上。臺上站的已不再是當年那個意氣風發、有著迷人笑容的清純少年,而是一個身體結實而偏矮小、兩鬢泛白、一臉滄桑的中年人。“我現在是一個商人,”他一再解釋說。
李寧股票(2331.HK)于2004年6月28日正式在香港主板市場上市,作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國內體育用品品牌,開盤當日,開盤價即上漲了8%,在香港公開發售的認購數量為暫定發售股份總數的132.2倍,國際配售也出現了約11倍的超額認購,李寧股票受到資本市場的追捧。作為李寧公司董事長,李寧及其家族控制著46.294%的公司股票,共456484000股,以交易價3.675港元計算,李寧身價高達16.77億。
從1988年李寧退役到2004年李寧(公司)上市,16年彈指一揮間。而李寧本人從昔日的體操王子,到今天大受資本市場追捧的財富明星,這種轉變不可謂不大,而且這種轉型的成功,在中國為數眾多的世界冠軍中,屈指可數的只有李寧一個。
他是如何做到的?他經歷了哪些苦與痛、快樂或憂傷?從一個優秀運動員向一個成功商人轉化,心路旅程有多遠?
第一部分:
轉型:離開競技場,進入商場,誰的魔力?
106塊金牌來之不易

1963年,李寧出生在廣西柳州一個教師家庭,他7歲開始練習體操,17歲進入國家體操隊。1981年,18歲的李寧獲得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男子自由體操、鞍馬、吊環三項冠軍,自此,他開始創造一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全盛的李寧體操時代。
1982年第六屆世界杯體操賽上,李寧一人獨得男子全部7枚金牌中的6枚,創造了世界體操史上的神話,19歲的李寧被世人譽為體操王子;1984年,在23屆洛杉磯奧運會中,李寧共獲3金2銀1銅,接近中國代表團獎牌總數的1/5,他也成為該屆奧運會中獲獎牌最多的運動員;1986年,他獲第七屆世界杯體操賽男子個人全能、自由體操、鞍馬三項冠軍……從1970年進入體校開始學習體操到1988年退役,在李寧18年的運動生涯中,他共獲得國內外重大體操比賽金牌106枚,其中全國冠軍92次,世界冠軍14次。國際體操聯合會以他的動作先后命名雙杠李寧、鞍馬李寧、李寧1、李寧2。1999年,李寧被評選為二十世紀世界最佳運動員,他的名字和拳王阿里、球王貝利、飛人喬丹等25位體壇巨星一道登上了世紀體育之巔。
那是一個燦爛的李寧時代。1988年前的李寧意氣風發,享盡榮光,他是全國人民心中的明星偶像,鮮花、掌聲、鎂光燈,還有五星紅旗、國歌,當然還有訓練的汗水與傷病。
但是,在1988年,李寧的體操之路被改寫。那一年的漢城奧運會,李寧在最后一次比賽中意外失利,從吊環上摔了下來。盡管當時他是像慣常一樣帶著笑容走下賽場的,但回到首都機場,失掉金牌的李寧禁不住黯然神傷,孤獨地走過一條偏僻通道……
隨后,李寧宣布退役,那一年,他26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