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列傳:宜家創始人成了世界首富

宜家公司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
4月5日,瑞典最大的財經雜志《商業周刊》發布了一條引起轟動的消息,瑞典著名家具企業宜家的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以近526億美元的個人資產,超過擁有466億美元身家的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
宜家集團出面否認,新排名引起爭議
瑞典《商業周刊》每年都要評出年度瑞典100名富豪榜。該雜志最新一期封面用醒目大標題寫著:“瑞典最富有的100個人”,下面的小標題則是“坎普拉德超過巴菲特和蓋茨成為世界首富”。消息一經公布,馬上引起了各種不同的看法甚至爭議。宜家集團發言人瑪瑞安·巴納說,自從1982年坎普拉德把宜家的所有權轉移給一家荷蘭的基金會后,他就不再擁有整個集團的財產了。瑪瑞安·巴納還說,她認為,美國《福布斯》雜志對坎普拉德個人財富的估價才“大體準確”。今年2月,《福布斯》公布的世界億萬富翁排行榜中,坎普拉德以185億美元的個人資產排名第十三位。而蓋茨以466億美元的資產連續第十年蟬聯“世界首富”,金融投資家巴菲特則以429億美元的資產排名第二。
但瑞典《商業周刊》的編輯皮特森告訴記者,他們認為坎普拉德的個人資產的計算除了他的銀行存款、有價證券和各種房產外,還應該加上整個宜家公司。這樣一來,他的資產總價值約4000億瑞典克朗,折合526億美元,超過了蓋茨和巴菲特。“《福布斯》雜志斷言坎普拉德并不擁有所有的宜家商場的所有權,而我們經過研究后確定,雖然1986年坎普拉德從集團總裁的位置上退了下來,現在表面上宜家是由基金會掌控,但坎普拉德仍是幕后的最高掌權者,他的3個兒子也都在宜家集團的最關鍵崗位上任職。”皮特森指出,由于瑞典的遺產稅、財產稅很高,所以有些私營公司的所有者往往對外界宣稱公司的所有權不會作為遺產留給自己的子女。而事實上,通過一系列商業運作和資產重組,一些家族仍可以在幕后牢牢控制著整個公司的所有權。
《商業周刊》還指出,坎普拉德的資產上升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美元的大幅貶值。就在一年多以前,美元與瑞典克朗比價還在1∶9左右,而現在跌到1∶7.6上下。這一出一入,就是幾十億美元的差距。如果按1∶9計算,坎普拉德的4000億瑞典克朗只相當于445億美元,就趕不上蓋茨了。
5歲開始經商,17歲創建宜家
不管蓋茨和坎普拉德的資產數量有多大差距,他們兩個人有個最大共同點,就是都靠白手起家,憑借超人的創造力和非凡的商業頭腦而成為世界超級富翁的。
1926年,坎普拉德出生在瑞典南部的艾爾姆胡爾特。他5歲時,就表現出了非凡的經商才能。起初,他騎著自行車向鄰居銷售批發來的火柴。后來,他的生意范圍不斷擴大,又開始賣魚、圣誕樹裝飾物、種子、圓珠筆和鉛筆等。1943年,年僅17歲的坎普拉德終于實現了自己多年的夢想,成立了宜家公司,從事低價生活用品的直銷和郵購。
20世紀50年代,瑞典經濟迅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家具的需求量大幅增長。富有遠見的坎普拉德看準這一商機,開始大量生產物美價廉的平民家具。為打敗競爭對手,坎普拉德開始自己找人設計家具,并把印刷精美的產品目錄免費送給顧客。
在工作中,坎普拉德逐漸引入了開放式銷售和可拆裝家具的模式,使消費者可以仔細打量他的產品,并大大降低了家具的運輸成本,從而掀起了家具零售和制造業的革命,短短幾十年內就把宜家家具賣到了全世界。今天,這個當年從瑞典南部的小村莊一步步發展起來的家具零售和制造企業,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家居用品零售商。它擁有7.6萬名員工,在43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與世界各地的1800個供應商合作。隨著宜家家具進入千家萬戶,瑞典“大眾家居”的理念也得到了很好的貫徹,全球每年有兩億多消費者光顧宜家的180多家商場。美國《商業周刊》最新的品牌調查顯示,在全球前50名最知名品牌中,宜家公司名列第四十三位,其品牌價值為560億克朗(約合70億美元)。
乘公交車,買便宜蔬菜,生活十分簡樸
坎普拉德多年來一直保持著年輕時的簡樸生活作風。現旅居瑞士的他雖已78歲,但凡事仍喜歡自己動手。人們印象里他就像一位鄰居老爺爺,開著一輛舊沃爾沃車,有時還會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市場買些便宜的蔬菜水果。他雖已不直接參與公司的日常經營,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個工作狂,他喜歡說的一句話是:“只要我們動手去做,事情就會好起來。我們的生活就是工作,沒完沒了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