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斯·斯利姆·埃盧
cye.com.cn
時間:2007-8-4 16:07:49 來源:
作者: 我來說兩句 |
|
|
“拉美化”警示
2004年前后,中國學術界不斷發出“避免拉美化”的警告。
所謂“拉美化”,是指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種種經濟、社會問題,或指經濟發展模式及某一產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偏差。在西語語境中,“拉美化”是個貶義詞,其含義主要是指拉美國家在經濟發展中出現的貧困化和兩極分化等社會問題。
古典經濟學之父亞當·密斯早在18世紀即提出:“所有人都以利己之心為動機,從事經濟行為,在公正法律的支配下,由看不見的手(市場)引導,走向私利和公利的和諧統一。”但是,一些發展中國家直到當代,還深陷于“壞的市場經濟”的泥沼無法自拔。
“拉美化”給相關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巨大困擾。譬如城市農村發展失衡、人類與自然不和諧、社會治安狀況惡化等。
以社會治安為例,20世紀70年代,拉美國家的謀殺率一般為萬分之八,這在當時是全球最高的。至20世紀90年代,這一比率已上升到萬分之十三,是除了非洲以外所有其它國家的4倍!
有人這樣歸納“拉美化”:窮人活得很苦,富人活得很累!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美研究所所長鄭秉文指出:不能忽視“拉美化”的警示作用。中國人均GDP跨越1000美元的臺階之后,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黃金時期,但也同樣可能是一個矛盾突顯的時期。中國要避免社會經濟發展因社會矛盾浮現而停滯不前,就必須防止“拉美化”!
由此看來,埃盧并非值得宣揚和羨慕的財富奇跡。從社會和諧共存、國家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發展中國家出現埃盧這樣的“首富”亦非幸事!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