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奮斗》是一部描寫“80后”青春情感和奮斗歷程的電視劇。主人公陸濤是一位房產開發商,他有一個做開發商的“富爸爸”和一位做規劃設計的后爸爸,從事房產開發的優勢可謂得天獨厚。整部劇中,陸濤的工作都是關于房地產開發的,其他人也都在為擁有自己的房子而奮斗。劇中的一些經典臺詞和情節更是表現了當前房產行業的現象———節能住宅、炒作概念、房價高漲、炒房等。
《奮斗》中陸濤開發房地產,楊曉云貸款買房、華子夢想有一套大房子,體現了“80后”對房子的追求,也從中折射出了房地產行業的一些現象。
房價
經典臺詞:“房子為什么這么貴?因為買房子的人相互攀比,越貴越買。地產商不怕房子降價,就是降30%,他們也有的賺;地產商也不怕賠錢,他們的錢都是銀行的,大不了就是公司破產清算,再把一堆破毛坯房抵押給銀行,地產商自己早就掙夠了。國家也不怕降價,國家希望房子便宜下來,好改善人們的居住條件。”
記者點評:近幾年,房地產持續升溫,很多人把在城市買一套房子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房價漲了,人們的買房熱情也漲了,這不僅是消費者的從眾心理,還是人們怕越來越高的房價成為生活不能承受之重。
據記者了解,現在地產商在開發房產項目時,很少有完全用自有資金進行開發的。貸款是開發商最主要的融資渠道。面對少則上千萬元,多則上億元的貸款,利息最終要轉嫁到購房者身上。對于大部分的購房者來說,貸款買房還要承擔直接的利息支出。今年以來,央行先后幾次提高存貸款利率,部分銀行暫停二手房貸款,這些都是規避金融風險的舉措。開發商一旦破產,銀行收回的只能是開發商留下的爛尾樓,最終損失的也只有銀行。
面對不斷上漲的房價,保持理性很重要。
炒房
經典臺詞:“其實最怕降價的是那群炒房的人。炒房是又有風險又缺德,房子是老百姓的夢想。炒房的人左手拿著別人的夢想在這兒逗弄別人,右手伸到老百姓的錢包里,這簡直就是混蛋。”
記者點評:近日,南方炒房者被套牢的新聞不斷。看到這樣的消息,人們沒有同情,只有拍手稱快。炒房者被人們認為是推動房價上漲的始作俑者。“炒房團”所到之處,無不讓人膽戰心驚,給人們在心理上造成的傷害其實更深。國家要開征物業稅,央行出臺提高二套房首付款比例等調控樓市的手段,這也是為了使那些炒房者得到限制,從而保障更多有實際需要的人能夠買得起房子。
在炒房者受到老百姓鄙夷的時候,開發商卻在暗地里高興,因為有了炒房者,開發商不但能加快資金回籠的速度,還能助推房價上漲,獲得更多的利潤。
國家調控樓市的政策,讓炒房者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通過政策來打破炒房者的利益鏈條,最終使房價回歸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