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中的關鍵詞:撐起錢包的是卡、只簽字忘記心疼——
清晨,去醫院里取掛號,是前兩天預約的專家號。往窗口一遞,除了money,還有三張卡,白色的、綠色的、藍色的。白的是身份證,綠的是掛號預約卡,藍的是醫院診療卡。白的、綠的是核實預約號的。藍的是醫院管理水平高,掛號、取病歷、交費,都聯著網呢,卡“刷”地一讀,姓名、年齡、性別全出來了,斷不會把“黃月坡”寫成“黃肚皮”。
經過一上午的折騰,包包里的錢幾乎全都經過收費處小姐的纖纖玉指,“乾坤大挪移”到了她們跟前的抽屜里。錢包仍鼓,方知撐起錢包那纖細身材的是各式各樣的卡,而除了這些卡,家里還有一小木盒,放的全是有用的卡。這才發現,我現在生活中離了錢還可,離了卡,卻是萬萬不能了。
上班的日子,進大門前先讀卡記考勤,綠燈一亮,一天的工作就正式開始了。進辦公室的門用非接觸式的門卡,是磁條的。“嘀嘀”,也是綠燈,一閃,門鎖“啪嗒”打開。中午吃飯,要用餐卡,上邊嵌著芯片,收費的姑娘往機器里一插,飯錢就從我兜里掏走了。公差借錢,回來報銷,都不用現金,用信用卡,借記卡也行。
下班后,去超市、去商場,買吃的喝的,買漂漂衣服,用積分卡,現在商場越做越精,返券都返卡里了,勾著你一去再去,誰讓競爭激烈,沒辦法。對于我,即使返還不多,勉強總算些意外收入,不能跑冒滴漏。去美容院,那卡粉色的,畫著漂亮的花兒;去打球,用卡,對應著劃去次數;去吃飯,用卡,別看才“八八”折,能省出一道菜來呢。就是買水、買電、買天然氣,都是買進卡里,再回家讀進表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