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有電影卡,“啪啪”一打孔,美國大片兩孔,國產片一個。這周末該去看史密斯兩口子斗智斗勇了,兩人就得四個孔。逛公園,年票也是張卡,十大公園呢。這卡可不能丟,丟了后再出錢也沒地兒補去。這些卡用著,都痛快,跟不花錢似的,全然忘記錢早流出去了。一旦想起來,就督促著自己去,務必要連本帶利地充分用足。
出差或者旅游,坐飛機,除了身份證和信用卡,還得帶卡。國航的“知音”、南方的“明珠”,誰知會趕上哪家的航班?20000公里就能換免費機票,飛幾次廣州,休年假的飛機票就有了。別說我假公濟私,工作紀律上沒有這條,哪個有卡的還把機票換成公差的了?還有攜程、e龍的卡,訂房時總用的上。好在人家現在不用報卡號了,手機號碼就OK。嗨,手機里不也還有張SIM卡嗎,噢,還有充值卡呢。
銀行卡因為種種原因,有幾個銀行發的不說,但至少得有兩種:一張借記卡,跟工資折子對應著,買個大件兒用起來方便;一張信用卡,一來可以透支,既花了錢,又積累了信用記錄,何樂不為?二來方便,出境游或者異地劃款,都比借記卡好用或者省錢;三來安全,萬一丟了,馬上掛失,即刻生效。還有個好處,是花起錢來,不見鈔票出,只簽字,忘記心疼。
林林總總,算下來有一二十張卡。一個錢包都放不下,專門為它們找個小盒安家。周末出門,先想好可能要用誰,誰就出列,排到錢包里跟著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