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享受拆遷”的待遇,金桂家園等小區租戶所能享受到的另一項優待更是令人瞠目——承租人只需自掏租金總額5%的稅金,物業公司即可以企業名義開具發票,承租人持發票就能提取公積金。而按照現行的公積金提取辦法,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對公積金繳存人因購買小產權房而產生的提取請求一概不予支持。但對租房的繳存人沒有房屋性質的限制。
當記者對該項目土地工業使用性質提出質疑時,張女士坦承:“小區原址是一家印刷廠,這些住房是以企業自建房的名義蓋的。目前小區內的近500套房子已出租了一半。”張女士還表示,由于這塊工業用地的使用權年限已經過了15年,因此剩余的租期最多只有35年。“雖然租金很便宜,但小區畢竟是建在工業用地上,因此水電費都要按照工業標準交納。考慮到小區內沒有接通天然氣,我們將給予居民補貼一半的電費。”
■租房戶多為投資者
轉租一套可賺數百
那么,是什么人在租住金桂家園這類租賃房?調查顯示,金桂家園的出租情況非常好。據介紹,該小區南側兩棟樓完工較早,目前已基本住滿了租戶。
記者輾轉聯系上了一位王姓的外地租戶,他告訴記者,租房不是為了自住,而是為了轉租投資。“20平方米的開間,簡單裝修帶衛生間、櫥柜,交5.5萬元,可以租賃20年,算下來每個月的房租平均大概在208元。根據租賃合同,3年后如果不想住了,還可以退還剩余款項。便宜,投資空間很大。”
他同時向記者透露,金桂家園里像他這樣的租戶有很多,他們一般先承租后再以每月600到800元的價格轉租給其他人,“現在,這種低價的住房租賃市場需求很大,所以很好租”。經過這樣的轉租,租戶的利潤高達300%甚至400%。
業內分析
開發毛利可能接近100%
經過記者深入調查,不僅租戶投資空間大,開發商——“物業管理公司”的毛利也很大。
北五環附近一樓盤離該項目較近,該樓盤開發商給這類租賃房算了筆賬:以20平方米躉交10萬元租金計算,相當于房屋“單價”5000元/平方米。其磚混結構加上簡單裝修,建設成本不會超過2000元/平方米;工業用地與市政配套成本的總和約在500元/平方米左右。由此推斷,物業公司做“開發”的毛利潤率可能接近100%。
而記者調查還發現,上文中金桂家園的張女士所提到的海楠家園、永利居公寓等類似房屋確實存在,而且這些“山寨版廉租房”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因為小區的土地性質是工業用地,房子只租不賣。
但對于這種“山寨版廉租房”的投資安全性甚至自用的保障性來說,業內人士覺得并不可靠:“小區每月的物業費只有0.5元/平方米,哪家既負責維護又‘兼職’蓋房的物業公司能留守30年?”
■文/本報記者 余美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