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上海產權市場上的非住宅地產項目來說,國慶節成為一個分界點。“剛掛出的第一周電話較多,以后逐步減少,但節后上班第一天,就一下子接到3個電話”,代理一商業地產項目的中介機構說。
9月29日,多部委聯手頒布“新五條”;國慶期間,各地相繼出臺新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明細,上海樓市調控細則“滬12條”也于節中落地。新一輪房地產調控風暴讓市場開始對住宅投資保持謹慎,但是對非住宅項目,卻明顯提高了關注度。
新政可能導致資金轉向
“商業地產將成為此次樓市調控的幸運兒,‘滬12條’中最嚴厲的‘限購令’,只是針對住宅市場,并不限制購買商業地產,預計資金將會涌入商業地產。 ”有地產市場研究人士認為。
商業地產包括商鋪、寫字樓、酒店式公寓等等。這些年來,住宅價格狂飆,商業地產的漲幅相對落后,以至于在許多地方出現了商住倒掛,商業地產的售價還沒有住宅地產賣得貴,兩者有價差。這一局面顯然不正常,所以一些業內人士早先就表示:隨著市場趨于理性,商業地產價格將向住宅靠攏,投資商業地產面臨契機。
隨著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出臺,商業地產投資的高成本帽子也漸漸摘去。以往商業地產在信貸方面與住宅相比,一直占劣勢,商業地產投資成本大大高于住宅,首付要50%,利率也比較高。而調控新政出爐后,住宅市場的投資成本比以往增加了許多,在住宅投資受限的情況下,商業地產的投資價值似乎更加顯著了。
在投資收益方面,商業地產回籠資金流較為穩定。據悉,商鋪一年的回報率可達到6%,好地段的商鋪投資回報率還可以達到8%-9%,但是若投資住宅,租金的回報率不高且不穩定。
金地上海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陳必安表示,商業地產后勁十足,隨著城市化發展的逐步完成,住宅需求正在減少,與此相反的是,商業地產在未來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