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就業成了新問題
據國際先驅導報劉曉燕的報道可知,比利時人生活中最大的支出就是住房和食品,其中住房在許多家庭的開支中占了很大一部分。對在一家中資公司工作、月薪2500多歐元的勞拉說,自己現在租了16平方米的一個小房子,每月租金就要400歐元,正準備租住的公寓的月租金要850歐元。勞拉表示,從長遠來看肯定還是買房子更合算,但是單身的她現在還無法承受。
除去這兩項,比利時人在其他方面就不需要太操心了。從教育到醫療再到養老,國家的一系列福利政策為人們解決了諸多后顧之憂。
以教育為例,從幼兒園(接收兩歲半以下幼兒的托兒所除外)到大學的收費水平都不高,甚至可以說很低。公立學校費用低廉,一些教學質量較好的私立學校的收費也在人們的承受范圍之內。以比利時的幼兒園為例,孩子每個月只需交50多歐元的飯錢,學雜費一年10歐元,學校組織觀看演出或者外出游玩每次也只是5歐元而已。一個月下來平均費用不會超過60歐元。
此外,比利時的醫療保障也很充分,一般的工薪階層每年只需向保險公司繳納100歐元左右的保費,看病和買藥就可以報銷將近95%,所以無論大病小病,都不用擔心無錢看病。
然而,2008年以來的經濟危機還是多少給中產階級們的生活帶來了一些影響。許多公司為了渡過難關而不得不裁員,或者停止招人。在這種大背景下,失業成為讓工薪階層擔心的一個問題。
一位在英國航空公司工作的比利時人表示,現在經濟形勢不好,很擔心公司為了壓縮成本讓自己丟掉飯碗。
在比利時,失業人員在頭半年內可以拿到與工作時一樣的工資,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遞減。記者認識的一位朋友表示,雖然失業后的生活保障不存在問題,但生活質量肯定受到很大影響,而且如果從政府拿到失業金的話,需要經常匯報自己銀行賬戶上的資金往來情況,因此免費的午餐吃起來也不容易。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3頁 1 2 3 4 5 6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