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今天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從明年1月1日起,本市150萬城鎮居民將享受門診報銷待遇,實現持卡就醫、即時結算。為此,市政府加大財政補貼力度,每年投入6.9億元,確保“一老一小”和“無業居民”門(急)診和住院費用報銷。
解決城鎮居民無門診報銷和補助偏低兩大難題
為進一步深化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整合“新農合”、“一老一小”、無業居民大病醫療保險制度,推動居民醫療保障制度的城鄉一體化。2007年,本市啟動了“一老一小”大病醫療保險,2008年啟動了無業居民大病醫療保險,2009年建立了“一老”門診報銷制度。
今年,根據市委關于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要求,整合“一老一小”和無業居民大病醫療保險制度,出臺了《北京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解決城鎮居民中沒有門診報銷制度和政府補助水平偏低的問題。
此次城鎮居民醫保制度是統籌城鄉居民醫保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建立城鄉統一的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創造條件。
據介紹,現行制度是按照城鎮老年人、學生兒童和無業居民三個群體建立的,在保障待遇上,以解決住院醫療費用為主;在籌資上是按不同群體分別籌措;在參保時間上,“一小”是按學年度參保繳費,“一老”和無業居民是按自然年度參保繳費。
制度運行三年來,參保人數逐年增加,受益群體不斷擴大,參保人員對制度充分認可,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截止到目前,參保總人數達到148萬人。三年來,醫療保險基金總收入12.27億元,為15.43萬人次支付醫療費用11.24億元。
學生兒童、無業居民首次建立門診報銷制度
此次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首次為“一小”和無業居民建立了門診報銷制度,最高支付2000元。根據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基金籌資情況,城鎮老年人、學生兒童和無業居民門診報銷起付標準統一為650元,起付標準以上部分由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50%,在一個醫療保險年度內,累計支付的最高數額為2000元。
此次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統一了財政補助標準,按每人每年460元進行補助。現行財政補助是按人群以不同標準補助。“一老”每人每年補助1500元;“一小”每人每年補助50元;無業居民每人每年補助100元,三類人群年人均補助240元。這次調整為不再按人群劃分,而是按統一的標準予以補助,即:每人每年補助460元。財政每年增加3.2億元,補助達6.9億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