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連環畫拍賣會成交創新高
小人書定價1元拍出萬元



原本屬于小眾收藏的連環畫近期接連鬧出“大動靜”。本月,北京、上海先后舉辦的連環畫專場拍賣會上,出現多件原本定價不足一元錢、起拍價也不過百元的連環畫藏品拍出過萬元的價格。
連環畫拍賣身價倍增
潘家園連環畫拍賣會素有“全國連環畫拍賣市場風向標”之稱。本次拍賣會上,多套連環畫作品以高出起拍價數倍的價格成交,全場拍賣會競拍激烈。最受“連友”關注的《51號兵站》、《冬梅》、《渠水長流》均拍出1.5萬元的成交價。另外,1956年由蘇光繪畫的《老寶貝與刺梅》,天津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一版一印、原定價0.14元、八成品相,最終拍出1.1萬元,《懶龍伸腰》拍出4500元。
據了解,本次拍賣會上,共有184件連環畫現身,以總成交額近20萬元收槌,成交率達60.32%。從拍賣情況來看,老版連環畫、“文革”題材、紅色題材,以及名家繪畫的作品比較走紅。“名家名作已經成為資深‘連友’收藏連環畫的不二法則,獲獎作品更是值得關注。”中國收藏家協會書報刊收藏委員會副秘書長秦杰表示。
與北京潘家園連環畫拍賣同步,在上海國拍舉行的首屆連環畫拍賣會上,230本連環畫拍品的起拍價大多為幾十元至幾百元,不少拍品都以超過起拍價幾倍的價格成交。連環畫的增值幅度絲毫不遜于其他收藏品。
此次成交價最高的連環畫為1957年汪玉山等繪制的《赤壁大戰》,起拍價2000元,成交價為1.5萬元。1962年的《戚繼光》起拍價500元,最終以2000元的價格成交。同樣是1962年的《飛將軍李廣》,起拍價是500元,成交價最終鎖定在1.1萬元。
老版連環畫走俏
據上海市收藏協會連環畫專業委員會主任張文標介紹,上海連環畫拍賣會的拍品中,70%-80%都來自同一位收藏者。因這位收藏者最近不幸去世,家人才愿意出手。“上海世博會后,連環畫價格增長相當‘瘋狂’,使得連環畫收藏‘只進不出’,存在‘有價無貨’的情況。”張文標說。
連環畫火爆行情并非突如其來。據連環畫藏家張迪介紹,早在2009年舉辦的重慶市第三屆(全國)連環畫交流拍賣會上,連環畫的成交情況已令人稱奇,其中第131號拍品,一本原價只有0.22元、九成品相的《潘必正與陳妙常》,以底價5000元起拍,經過眾多買家的激烈角逐,最終竟拍出了5.1萬元的全場最高價。這本1956年由朝花少年兒童出版社初版初印的“小人書”,經過半個多世紀后,身價竟然暴漲20多萬倍。精品“小人書”儼然已成藏市“績優股”。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原本售價不過幾角錢的連環畫,如今市場價格過萬元并非個案。由顧炳鑫繪制的《渡江偵察記》售價是兩角多,最近已經漲至10萬元。“文革”前的連環畫漲幅更是不可小覷。“如果一本連環畫同時具備品相好、誕生在上世紀50年代、第一版、名家繪制等關鍵詞,則價格必然過萬元。即使是數量相對比較多的“文革”期間的連環畫,價格也已經漲到幾百元至上千元。”秦杰說。
拍賣市場尚未成熟
有拍出高價的連環畫,自然也會有流拍的。秦杰認為,有些藏家心理價位明顯偏高,定位不準是導致流拍的主要原因。另外,目前連環畫市場尚未完全成熟,在選擇高端連環畫藏品時,仍需穩住心態。
上海拍賣會的拍品中,1949年香港初版的米谷繪本《少年毛澤東》是一本據偉人口述編繪而成的連環畫,www.fswenwen.com人物線條流暢灑脫,以20萬元創下拍賣會的最高起拍價紀錄,書面定價僅0.3元。同樣,民國上海文華書局出版的汪玉山繪本《樓外樓》、上海全球書局版《藍衫記》、1935年上海中華書局版李毅士繪《長恨歌》等皆為名作,也因底價過高而遭遇流拍。“但這些都是因為賣家原本就不太愿意出手,出這個價只是為了探探行情。”張文標說。
同時,專家提醒有志于投資連環畫的朋友,與其費盡心機找老版,不妨關注近10年的再版連環畫,它們已從問世時的十幾元上漲到近年的兩三百元。至于名家的連環畫原稿,擺脫了書籍的印刷屬性,世間僅此一張,價值不可估量。如果能把 《三國演義》、《東周列國》、《紅樓夢》等大部頭連環畫收集完整,同樣不愁市場。
商報記者 姜琳琳/文
藏家/供圖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