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ry在鄭州老家已經待了半年了,盡管他不想回美國,但作為擁有美國綠卡(官方名稱為“永久居民卡”)的中國富豪,他必須按照美國法律,每年在美國居住至少半年時間。“我現在就是個候鳥,每年在中國和美國飛來飛去。”
今年4月招商銀行與貝恩管理咨詢公司聯合發布的《2011年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個人可投資資產(不包括自住性房地產和流動性較差資產的私人財富)在1000萬人民幣的高凈值人群中,有60%受訪者已經完成或正在考慮投資移民;在可投資資產過億元的富豪中,有27%已完成移民,47%表示正在考慮。Jerry就是其中一員。
一百多萬美金換來的身份
Jerry是一個典型的富二代,祖籍東北,全家在河南從事礦產生意,雖然企業沒有上市,但是資產相當可觀,屬于隱形富豪。他大學畢業后就參與家族企業管理,目前是該企業的執行總裁。
2003年秋天,Jerry第一次出差到紐約,就有一種久違的“故鄉”感覺,他最難忘自己第一次走在華爾街上,聽到鐘聲從有兩百年歷史的教堂傳出,道路兩旁是巴洛克式建筑和古典的路燈,仿佛身處中歐的小鎮一般愜意舒暢。于是,他開始走上投資移民的漫漫之路。
根據1990年美國國會通過的“1990移民法案”,按照規定符合條件的外國投資人可以在美國任何地方投資100萬美元,并且證明這筆投資有可能為美國創造10個工作職位,就可以為自己、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取得綠卡,移民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后,亟待經濟復蘇的美國,更加積極推行投資移民政策,吸引各國富豪入籍。其中一項內容就是首次推出了建立在投資基礎上的移民綠卡EB5 項目,規定在一些特定的農村地區或失業率高的地區投資50萬美金給存在投資風險的經濟或建設項目,就可以移民。
對于Jerry來說,他當然不差50萬美金,而且紐約是他最喜歡的城市之一,因此他找了北京一家非常專業的移民機構,直接拿出110萬美金參與投資美國紐約布魯克林海軍工業園的一個投資項目。
“當時我考慮過很多辦法,包括買房移民、去所謂偏遠地區如阿肯色州等,但是經過比較發現,很多中介推出的投資房地產移民風險很大,因為美國移民法案規定,投資人的錢必須投到經濟實體(多為有限公司或有限合伙事業形式),不允許通過直接購買金融產品或不動產辦理移民。現在中介推出的買房移民其實是要把資金先投入到開發商或管理公司的名下,等兩年后綠卡條件解除,申請人可通過此前簽訂的協議,馬上將物業過戶到自己名下,這種方法貌似可行,其實風險挺大的。比如,在此期間相關公司破產了怎么辦?”Jerry分析說。
而Jerry最終選擇的紐約市布魯克林海軍船塢開發項目,是紐約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一手打造的為全市增加就業機會的一個重要舉措,專門吸引富豪移民參與興建紐約的市政建設,一期的總投資金額就達到1.18億美金,號稱將創造1200個就業機會。
終于,在2010年初,等候了兩年之久的Jerry拿到了綠卡,投資移民到了紐約。
當個紐約客不容易
“八年前當飛機降落在紐約JKF機場的時候,我便下定決心要變成一個New Yorker,但當我以美國綠卡持有者的身份出現在紐約街頭的時候,還是有些茫然。”Jerry這樣形容他初來乍到的感覺。
首先,他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住。
Jerry坦率承認自己在經濟上的壓力很小,但是買房子還是給他結結實實上了一堂“美國居,大不易”的課。“這里的房價并不是國內宣傳的那種——在北京二環買得起房子就可以在紐約買個別墅的白菜價。”Jerry感慨地說,來到紐約的人們都急于進入角色,卻高估了它的容納力,尤其真正開始生活的時候。
在買房的時候和中介、律師頻繁打交道也讓Jerry明白金錢不是萬能的。“來到一個新的國家,放棄的是自己已經適應的近30年的生活習慣與語境,必須放下身段去學習當地的文化和法律,重新適應美國社會體制,這一點,與你富有與否沒有任何關系。”Jerry說。金錢和關系在這里能起的作用,顯然遠遠小于中國。
雖然Jerry在中國是個經驗豐富的老司機,但是從筆試到路考到拿到正式的駕照,經歷了半年。在國外,坐出租車很不方便,“直到有了駕照,我才能開車去看房子,去考察市場,最后買了一個價值80萬美金的公寓暫時安定下來。”
他徹徹底底想把自己變成一個紐約人,比如他穿brooks brother(布克兄弟)的襯衣,選擇工作餐的時候絕對要求Starbucks(星巴克咖啡)和Pizza(比薩),甚至還有固定的造型師給他去Party的建議……但是他開玩笑地告訴記者:“總結一年半的紐約生活,一句話:哥出的不是國,是寂寞。”
因為在家鄉,作為一個成功人士,Jerry有自己非常穩定的社交圈,而且還是明星人物,來到美國之后,他雖然依舊開豪車穿名牌,也參加了一些時尚Party,但是他很難交到像在中國一樣的朋友,更多只是工作上的交流和溝通,他再也不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在這里每一個家庭都是一個城堡,不打探個人秘密是西方人的傳統,所以對初來乍到的東方人來說,這是一個讓人感覺孤獨又熱鬧的城市,真不如中國舒服自在!”Jerry感慨萬千。目前,Jerry的絕大部分收入來自國內的生意,美國的投資僅占十分之一,但他不得不支付昂貴的個人所得稅。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