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兔年的悲觀相比,市場人士對龍年的股債兩市預期顯得謹慎樂觀。“修復性行情”這樣的字眼頻頻出現在各大機構的策略報告中。
國投瑞銀穩健增長基金經理朱紅裕表示,在政策微調預期明確、一季度流動性相對寬松、大盤藍籌估值水平處于歷史低位等因素共同刺激下,一季度A股市場或存在流動性復蘇驅動的階段性行情。
諾德雙翼分級債基基金經理趙滔滔則表示,貨幣政策拐點尚未出現,但債券牛市已進入初期或萌芽狀態。“未來在經濟緩步回落、低通脹、貨幣政策放松、資金面寬裕等利好因素推動下,債市有望走出牛市行情。”
從“多元投資”到“另類理財”
在兔年的理財市場上,“多元投資”也是不得不提的熱詞之一。在股市、債市、樓市等傳統投資渠道紛紛遇冷的背景下,一些曾經被認為是“非主流”的投資方式開始迅速升溫。
國際金價一度節節攀升,讓許多大中城市的中國黃金、老鳳祥等貴金屬銷售網點門庭若市,各種投資型金條、金塊一度脫銷。
書畫、瓷玉器等藝術品,因為同時具備收藏價值和投資價值,價格一路飆升,成為投資領域的“新貴”。“份額化交易”的興起,以及藝術基金、藝術銀行、藝術股票等創新金融理財模式的相繼出現,也讓多年來“養在深閨人不識”的高端藝術品徹底演化成為投資品。
展望龍年,本土和國際市場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存在,讓分散風險繼續成為投資理財所必須遵循的原則。在“多元投資”持續趨熱的背景下,更多“另類理財”有望進入普通投資者的視野。
兔年年末上海舉行的一場藝術品拍賣會上,一瓶“國窖1573·中國品味 2011珍藏版 ”以6萬元價格起拍,經過20多個回合的競價,最終以18.5萬元的價格被一位浙商收入囊中。
而這只是酒類投資逐漸興起的一個縮影。2011年,國內兩個酒類生產商沱牌舍得酒業和張裕先后推出兩款理財產品。一個多月前開業的上海國際酒業交易中心,則參照倫敦國際葡萄酒交易所運營模式。投資者在線購買后,可選擇提取實物,也可通過交易平臺進行買賣。
這意味著,在中國這個擁有悠久酒文化的國度,觥籌交錯之余,酒將以投資品的“另類”身份走進普通百姓的生活。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