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8次會議在阿塞拜疆的巴庫通過決議,將中國珠算項目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這也是中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第30個項目。作為珠算的承載體,算盤已退出人們日常生活,成為了收藏品,2011年一把清代碧玉算盤拍出了160萬元,創出了算盤拍賣最高價。業內人士指出,珠算申報世界非遺成功對其收藏有一定促進作用,算盤收藏應該講求精品意識,高檔材質值得收藏。
2011年8月,北京中嘉拍賣會上,一件清代碧玉算盤以160萬元成交,創出算盤成交最高價。商報記者近日在重慶收藏品市場看到,多數算盤為普通雜木算盤,買價幾十元。“重慶市場算盤賣價不高。”飛云齋主人王云飛向商報記者展示了一把15檔的紅木算盤,其售價300元。古玩商老李告訴商報記者,他經手過一把解放初的海南黃花梨17檔算盤,用牛筋做檔,以5000元成交。
重慶市收藏協會常務理事劉杰表示,算盤屬于小眾收藏,歸于雜件類,此次珠算申報世界非遺成功,對算盤收藏有一定促進作用。“算盤收藏應講求精品意識,高檔材質算盤值得收藏。”
算盤收藏除了注重材質,還要著眼于工藝,一件清代紅木算盤,沒有釘子也沒上過油漆,完全是用木榫來連接的。這樣的算盤就比一般的紅木算盤貴重。重慶市收藏協會副會長郝晉珠指出,由于算盤檔數通常都是奇數檔,如9、11、13、15、17等,因此,偶數檔的賞玩算盤的身價,較奇數檔的高。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