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祎生性好斗,所以他不可避免地迷上了彩彈射擊游戲。在這種高度近似于實戰的對抗中,周鴻祎最喜歡和受過嚴格訓練的退役軍人作對手,“我很怕,但是只有不斷地打,我以后才會不怕他們。”所以,在每次對抗游戲結束后,無論自己是否幸存,他總是那個最先招呼大家再開一局的人。
他的好斗也因為他“不服那些商業領域中既定的規矩”。他對當年雅虎中國一身大企業病的經理人們充滿蔑視;不滿當前投資界對“海歸”的迷信;對互聯網界很多壞事做盡卻“道貌岸然”的公司感到憤怒。他宣稱他崇尚“以暴制暴”,如果對手不擇手段,他也會同樣假以顏色。
周鴻祎覺得自己很像《孫悟空是個好員工》里面的孫悟空。周鴻祎在骨子里欣賞孫悟空。在這個商業世界中,周鴻祎覺得自己有和孫悟空一樣的叛逆基因和經歷。
這個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毛猴子”一度“反上天庭”——其1.2億美元出售3721和入主雅虎中國證明了英語很差、沒留過洋、商業模式不COPY美國也一樣可以在互聯網上創造奇跡。在當時,這是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
此后,信心大增的周鴻祎準備用雅虎中國來“踢Google的屁股”,也來證明“互聯網上沒有跨國公司只有本土企業”的理論。但是,他可以改寫雅虎中國的文化、改變雅虎中國的隊伍,卻挑戰不了堅不可摧的跨國公司管理體系的束縛,周鴻祎最終只能選擇放棄。
他其后承受的心理上的失落和痛苦是巨大的:3721沒了,“一搜”沒了,自己奮斗多年的果實被別人輕松拿走,而曾經纏斗多年的百度竟也上市“成佛” 了……周鴻祎想要轉變為投資人去“修成正果”,他反復穿梭于中國和美國的投資圈子,言語中越來越多的英語單詞和越來越多的創業者朋友讓他看起來酷似了“投資人”。在他看好的搜索、社區、P2P這三個領域內,周鴻祎先后投資了奇虎、康盛創想和迅雷。
在轉換身份當上了天使投資人后,周鴻祎按照自己的理解在不同的場合開始推銷自己做天使投資的理念:“我做投資,不是在自己背上安了個翅膀,也不是為了自己要掙多少錢,而是要幫助創業團隊規劃出自己合理的商業模式和商業策略。”
也許周鴻祎真的很想把理念和眼光傳遞給創業團隊,希望做一個好教練。但是他的夢想和他的宿命似乎都不可能讓他這么悠閑和不惹事生非地生活下去。
實際上,如果說周鴻祎這些年來最大的遺憾是什么?答案無疑是3721,這種如同初戀般的創業者對企業的感情如今被資本徹底割斷。周鴻祎私下多次感嘆:把 3721賣給雅虎中國,雖然得到了資本的成功,但這種成功并沒有給自己帶來成就感和滿足感。現在3721這個網絡品牌已經消亡,以周鴻祎的性情和他“不服”的心態,天使投資也許僅僅是個休養生息的過渡階段。
周鴻祎一輩子都在與商業世界中的“傳統”作斗爭,他需要用不斷的成功故事來證明自己,證明自己所代表的了解中國特色的中國互聯網草根陣營。
而了解周鴻祎的人都知道,他性格上的強勢和“對執行力的追求”,往往會驅使他直接介入而很難保持投資人對投資企業的距離感。他是個必須要沖到陣前才有快感的斗士,他的重新出山恐怕是注定的。于是,2006年6月22日,周鴻祎出任奇虎網的董事長,回到了中國互聯網的第一線。奇虎對于周鴻祎的意義遠遠超出了投資那么簡單。
奇虎在周鴻祎的天使投資下成立200多天就獲得了Sequoia中國、鼎暉創投、IDGVC、 Matrix Partners等國際風險投資商2000多萬美元的聯合投資。周鴻祎認為奇虎的社區加搜索的形式是其對中國互聯網商業模式的又一次創新。在他看來,今天以及未來的互聯網就是由一個一個聚集著不同群體的網絡社區組成,在這些社區中產生的信息,傳統的搜索引擎(如Google和百度等)無法涵蓋。與 Google等以Page Rank算法來進行搜索結果的排名不同,奇虎開創了一種People Rank的技術,在奇虎的搜索結果中,論壇信息的排名是以點擊量以及受互聯網用戶的關注程度高低來進行排序的。
“把好公司、優秀的產品和團隊賣給外企,已經證明是個錯誤,除了會陷入所謂的本地化怪圈還能如何?所以,奇虎不會再走3721的老路,對于奇虎而言,在以后的發展中只有收購別人,不會再被收購! 周鴻祎這樣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