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亦有道
2006年7月底,在周鴻祎出任奇虎網的董事長一個月后,奇虎網推出了“奇虎360安全衛士”,開始了掃蕩互聯網流氓軟件的“網絡百日大掃除”運動。在奇虎列出的121種流氓軟件中,排在首位的赫然是3721。沉默了近一年的周鴻祎又開始成為“鬧事者”了。
3721現已歸屬馬云領導的雅虎中國旗下,盡管其將3721更名為雅虎助手,但換湯不換藥,都是在普通網民的電腦里扎下了根很難卸載的插件。
周鴻祎是用插件方式推廣軟件的始作俑者,后來這種方式被上百家網站所采用,有些網站又進一步發展為不斷彈出廣告。于是,憤怒的用戶把標槍全都投向了周鴻祎,甚至認為周鴻祎開創的插件推廣方式直接帶壞了中國互聯網的環境。
周鴻祎對3721開火被對手稱作“不仁不義的無理行為”,不過周鴻祎說他對被“妖魔化”早就習以為常了,與以往一樣,他認為自己這樣做有充分的道理。
今年4月的某個夜晚,周鴻祎參加完一場論壇后一個人跑到三亞亞龍灣的海灘邊認真反思了他這幾年所做的事情,結論是他對過去所做的事情感到自豪,并不后悔。
他認為他為中國互聯網做了很多探索性的工作,這種探索性的工作中就包括在網站上捆綁插件和以網站聯盟的形式來推廣插件。 “今天的Google在和戴爾談判,希望在1億臺戴爾新銷售的PC上預裝Google的軟件。我覺得Google跟我做的事沒有本質的差別,只不過它比我有錢,比我晚做了6年。”
他為此驕傲,他覺得他給了很多公司一個啟發,讓他們有了通過做軟件來和互聯網服務相結合的操作思路:“如果中國每家互聯網公司都能夠像Google那樣手里有100億美元的現金,或者能從美國投資人手上拿到錢,可以在央視上打廣告,確實不必這樣做。但是從現在來講,中國絕大多數互聯網公司都是在創業期,面臨激烈競爭,要生存發展只能通過這種廉價的網站聯盟的形式去做推廣,而這種模式也的確幫助了很多互聯網公司獲得了成功。”
周鴻祎直率的性格帶來的對插件的“不后悔言論”和實際態度,讓很多人覺得他很“流氓”。
事實上,周鴻祎雖然不后悔打開了“插件魔盒”,但是他在很久之前就開始了對所謂“流氓插件”的劫殺。2002年,互聯網劫持IE首頁的插件開始泛濫,周鴻祎對此很是反感:“這不是從推銷變成搶劫了嗎?” 3721在當時就推出了一款名為上網助手的免費軟件,幫助用戶屏蔽彈出廣告,修復被篡改的IE。
2004年,3721作價1.2億美元賣給雅虎,入主雅虎的周鴻祎馬上下令雅虎和3721全部停止插件推廣模式,轉而進行上網助手的研發,推出了諸如木馬查殺、IE反劫持工具。
2005年8月,雅虎中國和3721易手,插件方式又被啟用。周鴻祎覺得3721在他手里的時候,他還堅持著一些道德底線,譬如說不會肆無忌憚地鏈接廣告,但現在的3721在巨大的商業利益面前徹底變味。他覺得他現在有這個責任,也最適合出來做這個惡人。雖然有人說這是“卸磨殺驢、過河拆橋”,但是親手干掉自己創造的、但是今天已經變味了的插件模式,倒是很符合周鴻祎的性格。
周鴻祎就像孫悟空,雖然在傳統的商業世界中被別人看作是“妖”,甚至是“妖之大者”,但他說他至少有著自己的原則,并且不介意與其他的“妖們”,特別是那些披著“神仙皮的妖們”繼續打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