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經驗豐富的天使投資人,他自己創過業,也遇到過創業團隊出現分歧、與后續投資人風格不同等種種足以“致命”的難題。“創業者難免犯錯誤,但必須防止犯致命的錯誤。”這就是著名的天使投資人查立,他從中總結出了一系列經驗。
偏愛創業新手
很多人能把“喜馬拉雅熊”與查立對上號,是在他的《給你一個億,你能干什么?》著作出來之后。之前,他以“喜馬拉雅熊”的筆名發表許多博客,暢談創業、創新、創投方面的觀點,反響巨大。
查立是起點創業投資基金和乾龍創投合伙基金的創始合伙人,也是一個多次成功創業后蛻變成的天使投資人。
查立說,做VC必須先交學費。他在管理這兩只基金之前,有過豐富的天使投資經驗,也交過不少的學費。“我們一直在做早期投資、種子投資,很理解早期投資和創業者,也摸索出一套比較有效的辦法。”查立說,在天使投資階段,創業團隊的篩選顯得非常重要。因為早期的股權投資,就是投人。他喜歡剛畢業的或工作不久的創業新手,因為要創造奇跡,就要勇于突破常規,投資年輕人,所謂無知者無畏吧。
“創業新手如同一張白紙可以精心繪制。”查立表示,通過對他們的把關和引導,可以使早期的創業者迅速走上正確的道路。他舉了一個反面例子:有一家他們投資的企業,經過了一年多的產品打磨,拿到一筆上千萬美元的跟進投資。而這家VC一進入,便打亂了此前企業的運作模式和節奏,放任創業者自由發展,結果兩年多過去了,這家公司開發了一堆新技術,銷售卻沒有跟進一步,以致公司的價值也得不到實質性的提高。
“這位創始人是技術出身,原本計劃引進這筆資金是做市場的,但新的投資人完全放任創業者去瞎碰。”針對這種情況,查立表示,只能寄希望于創業者的醒悟,使這家公司調整策略,作出正確決定。
規章前置
查立對于充當創業者教練樂此不疲,他說早期的創業投資人必須和創業團隊建立血肉聯系,相互信任。他不喜歡以投資人的身份自居,更愿意將自己定位為創業團隊的一部分。
對于與創業團隊可能出現的問題,查立總是相信要和創業者一起去找到解決的方案。例如,有些夫妻創業企業,因為創始人發生離婚事件而引發致命性的危機,對于這類問題,投資人應該在前期的盡職調查中就發現潛在的風險而加以防范。
“開誠布公的溝通可以有效解決很多問題,而原則是一切都要有益于公司,公司的利益至上。”查立總結道。他在不久前也遇到一個案例:兩位共同創始人,而一位卻在創業一年之后熱情銳減,對項目前景產生了深度懷疑。針對這種情況,查立便在董事會上給了這位創始人三種選擇:
第一,繼續作為創始人待在公司里,但務必調整自己的狀態;第二,留在公司,到部門里去做普通員工;第三,選擇離開。這位創始人最后選擇了離開。
當然,他的期權要留下一大部分給后面進來的高管。“雖然他心里有點不爽,但問題還是很順利地得以解決,因為我們把所有的問題攤在桌上直截了當談明,沒什么可以遮遮掩掩的,另外我們事前對創始人的責任也有約定。”查立說。
要謹防不良“天使”
市場上有一些打著投資人旗號,實則騙取其他公司情報的假天使也不時有見。雖然閱人無數,但查立投資過的一家公司也遭遇了這樣的事情。
查立告訴記者:“有一位行業內的資深人士,借著"盡職調查"名義,大肆刺探我所投資的一家企業的客戶情況和報價細節,當他們獲得了想得到的信息之后,最后決定不投了。但是,隨后卻自己成立了做同樣業務的公司,而且一下子招進兩三百員工,并且直接來搶這家公司的客戶。”這類惡性事件對于創業公司士氣打擊很大,但是優秀的企業會通過不斷創新而繼續走在市場的前沿,不必懼怕山寨和拷貝。
對于創業者來說,如何判斷天使的真假,其實并沒有什么程式可以套用,最終還是需要創業者具有高度的情商來做出正確判斷。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