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眾娶好耶 挺進互聯網廣告一石三鳥
分眾傳媒昨日2.25億美元對好耶的并購,成為農歷新年后國內廣告界最大的并購案。此樁并購可謂“一石三鳥”。即,朱海龍的身份在一夜間發生了變化,在好耶CEO之外,還多了一個分眾持股人的身份,其身價自然水漲船高;而分眾CEO江南春成功地“消滅”了一個成長氣勢咄咄逼人的競爭對手,好耶一度被業界冠以“互聯網分眾”的頭銜;此外,一手促成此次并購的著名風投IDGVC,則如愿以償地拿到了保守估計超過60倍的投資收益。 據協議,分眾將以7000萬美元現金和價值1.55億美元的分眾傳媒普通股收購好耶的全部股份。若在2007年4月1日-2008年3月31日期間,好耶達到特定的收益目標,分眾將再支付價值7500萬美元的普通股,從而使收購總價從2.25億美元增加到3億美元。為此,分眾將增發多于3%的新股,以完成收購。此項交易預計將于今年3月底完成。 朱海龍身價飚升 在昨日的新聞發布會現場,好耶CEO朱海龍成為眾所圍追的對象。奮斗7年,把好耶變成中國最大的網絡廣告代理商后,在好耶IPO的前夕卻將其出售,朱海龍何以做此決定?此前,除了分眾外,不下十家國內外企業試圖以各種價格來兼并好耶,而分眾所給的價格并非其間最高的。 朱海龍昨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收購完成后,其任職不變,好耶管理團隊不變。事實上,朱海龍已與分眾達成新的雇傭協議,未來將繼續擔任好耶CEO。談及放棄IPO、接納此番交易的原因,朱海龍昨日笑稱:“跟江南春實在太熟了,無法拒絕他的提議。”在朱海龍看來,作為好耶最早的天使投資人,江南春對好耶業務非常熟悉,能使其“按效果付費”的廣告模式得到充分的發揮;且江南春非常執著,“與其跟別人合作要重新磨合,不如跟分眾合作”,因此最終選擇與分眾整合。 值得關注的是,與其他并購案中高管套現的做法不同,朱海龍堅持以持有分眾股權的方式來完成交易。朱海龍并未透露其在此項交易中獲得了多少分眾股權。不過,數據顯示,好耶2006年營收達到5億元人民幣,分眾的數據則約為18.6億元,換言之,兩者合并后,好耶帶來的收益將占合并后分眾的25%左右。即使排除VC等戰略投資者和增發稀釋等因素,朱海龍到手的分眾股權也足以令其身價狂飚。 江南春向互聯網傾斜 2000年,江南春在好耶投入第一筆20萬元的天使資金;2007年,江南春將好耶收歸麾下。“分眾確實有把重點向互聯網傾斜的打算。”昨日江南春坦言,這是互聯網未來發展的趨勢,而互聯網廣告將在整個分眾格局中占據重要地位。江南春承認,對互聯網“有一定興趣”,并以個人名義向多家互聯網公司做了“很小的投資”。
|